基本信息
属 地 |
西安市长安区 |
项目名称 |
长安柳条蒲篮编织技艺 |
申报者 |
杨让民 |
负责人 |
骆毅 |
通讯地址 |
长安区北长安街111号 |
邮 编 |
710100 |
电 话 |
029-85292415 |
传 真 |
029-85292415 |
电子信箱 |
123116130@qq.com |
||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
大居安村位于长安区郭杜街办,紧邻子午大道,神禾源畔。这是一处依山傍塬,潏河环绕,民风淳朴,人文荟萃,风光秀丽的古老村庄。据西安市《寰宇记志略》载:长安县志局安坊(圈坊),即大居安村,据大居安村民讲因为过去家家户户手工编蒲篮簸箕,所编的蒲篮要缠圈,而得名圈坊。唐、宋、明、清、民国设村,曾设仓、里、敖、分村、公所等管区,是临近有名的大村。 该村原有人口3100人,土地2678亩,九个村庄小组810户,村口有学府大道,交通便利。随着西部大开发,大学城建成,村委会抓住机遇,结合服务大学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对村进行了整体规划,传承文化古村优良传统习俗,走强村富民之路。
|
类别 |
传统手工技艺 |
代码 |
08 |
分 布 区 域 |
柳编作为传统技艺,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分布广。大居安村蒲篮编织技艺传承久远,是关中柳编代表,长期以来,在百里之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改革开放之前,全村600余户,几乎家家以编蒲篮簸箕为生,走街串巷,西安市竹笆市是主要购销点,并远销甘肃等周边省市。
|
||
历 史 渊 源
历 史 渊 源 |
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用柳条编织的篮、筐。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宋代,人们取杞柳的细条,“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传统的柳编品种主要有衣箱、蒲篮、簸箕等。 据西安市《寰宇记志略》载:长安县志局安坊(圈坊),即大居安村。唐、宋、明、清、民国时,曾设仓、里、敖、分村、公所等管区,是临近有名的大村。长安区郭杜街办大居安村柳编已有上百年历史,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柳编是每个农户家中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是广大老百姓普遍运用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其历史久远,传承广泛。大居安柳编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特色鲜明的物产。 揭椿木圈是柳编关键环节,而揭圈绝非易事,不仅需要力气,还要运用不易掌握的技术,善于使用巧劲。除过大居安村个别人,方圆几十里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能人,所以大居安村的原名叫圈坊。后来圈坊村富得出了名,来这里安家落户学手艺的人越来越多,以后村名又改为“大居安”。 据《长安县志》记载当地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潘宇龙(清末),儿时从江浙流落于此,被村中一卢姓村民在西安市竹笆市送簸箕时发现领会收养为义子,在村内跟着卢姓义父学编簸箕。16岁,从戎参军,官至陕西兵马提督,退职后回大居安村,时战乱民不聊生,加之白朗及渭北回民之乱,潘将军临朝赴命,在村建城堡,保一方平安。后将军受冤抄斩,埋葬在村东北角潘家坟,八十年代塌陷,有石门,石棺,青铜十二生肖等。 今年64岁的大居安村民杨让民,从17岁开始编蒲篮,他回忆说:“1978年前,大居安村还是生产大队时,全大队600多户人家,其中编蒲篮的人就有一千多人。一个星期就要给供销社送去1800多个蒲篮。
|
||
基 本 内 容
基 本 内 容 |
长安区郭杜街办大居安村编蒲篮远近闻名,全村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都编过蒲篮, 而编织蒲篮也是件苦活,家家户户的窨井还有它更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持柳条湿润,蒲篮就是在离地面一两米深的窨井里编织的。 编织蒲篮需要四件宝:柳条、枸树皮、椿木圈和麻绳。 编蒲篮工序: 1、选材:编蒲篮不是所有柳树的树条都可以,适合编蒲篮的柳树当年抽出的柳条不但长短要合适,粗细也要适中。用大镰刀把柳条剥皮后晾干,并剥开枸树皮,主要用于绑圈。 2、揭圈:蒲篮上沿周围的木圈只能用椿木,用椿木做木圈不能用锯锯,用手把经火烘烤后的椿树一层一层的揭成长片,不然就破坏了树的木质纹路,用时容易折断。椿木质地细腻光滑,做成的蒲篮圈手感极好。 3、浸泡:用水浸泡剥好的柳条、枸树皮、椿木条一天一夜,使其软硬合适。 4、编制工序: (1)绷樑子、穿条子,打底子。主要手法是勒编,勒编是传统的柳条编结工种。其法以麻绳作经,以柳条作纬,麻绳互相交错穿过柳条间,穿一次,绕扣勒紧。用的主要工具为铁夹子、大小柳锥。 (2)搬头,打好底子后,根据形状要求,搬起四周,成圆形或方形。 (3)刮圈,用小刀割掉参差不齐的柳条,刮掉椿木毛刺,修剪边沿。 (3)上圈,将揭好的椿木条缠圈。 (4)绑圈,即缠沿子,用枸树皮穿插缠绑于椿木圈和柳条之间,使其固定成型。 (5)整形,休整成型的蒲篮,使其光滑好看。 一个人一天重复打底、搬头、上圈、缠沿子等工序,可编成四五个蒲篮。 通常民间所见簸箕、箩筐、柳条包等制作工艺均和上述工序相似,只是形状、功能不同。 |
||
相 关 制 品 及 其 作 品 |
制作工具:大镰刀、铁夹子、大小柳锥、小刀,绳轴等。 主要柳编生产工具有蒲篮、箩筐、簸箕、粮囤仓围、柳条帽等。 主要柳编生活用品有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等。 |
||
传 承 谱 系
|
第一代杨大立(1870-1947年)清光绪年间民间艺人,其祖辈以柳编为生,其技艺在大居安(圈坊)很有名气。 第二代杨世安(1907年—1970年)杨大立之子。杨世安先生继承父业,柳编技艺精良。 第三代杨让民(1948年- ):杨世安之子,17岁时编蒲篮技艺就非常娴熟,曾担任生产大队副业队长。 1978年前,大居安村还是生产大队时,全大队600多户人家,其中编蒲篮的人就有一千多人。杨让民担任副业队长。一个星期就要给供销社送去1800多个蒲篮。卖蒲篮成为大居安村民的主要收入。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发展很快,蒲篮的替代品越来越多,用蒲篮的人就越来越少。从事编蒲篮的人随之急剧减少,包括杨让民在内现在村里坚持编蒲篮的人不足十人。 农村人用蒲篮少了,可城镇用蒲篮的人却比过去多了。这也让杨让民的儿子杨兔看到了希望,他如今不仅成了父亲的接班人,心中还盘算着成立一个合作社,让当年圈坊的景象在新时代重现,让圈坊的蒲篮借助现代化,走出三秦大地,迈向全国让这一古老的民间手工艺传承下去。 |
主 要 特 征 |
一、柳条蒲篮编织技艺是关中地区历史久远的民间手工技艺,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过去农村家家都有。它是一种用途较广的农业工具和储存工具,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二、柳条、枸树等材料取材便利、编成的蒲篮经济实惠、柔韧耐用。 三、其编织工艺每道工序都是世代经验的传承。
|
重 要 价 值 |
一、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华民族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柳编蒲篮是每个农户家中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是广大老百姓普遍运用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其历史久远,传承广泛,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 二、实用价值:现在虽然农村用于农作方面少了,但作为储存工具却依然广泛,因为用柳条编的蒲篮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周身白生生的,显得干净卫生。大小不一的蒲篮放五谷杂粮很方便,一目了然。蒲篮独特的透气性和耐水性使放在里面的食物不易生虫,不易霉变,所以很受元宵店、馍店、粮油店和一些超市的青睐。 三、经济价值: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副业产品,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发展一村一品。
|
濒 危 状 况 |
蒲篮作为一种农业工具,过去农村家家必备,剥玉米、淘小麦、存粮食、逢年过节放各种各样的面食都少不了它。由于社会发展很快,蒲篮的替代品越来越多,用蒲篮的人就越来越少。从事编蒲篮的人随之急剧减少。再者编蒲篮很辛苦,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就不愿意干这一行。现在村里坚持编蒲篮的人不足十人,甚至到了被人淡忘的地步。这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到了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境地。
|
管 理 组 织 |
组织名称 |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 |
责任人 |
骆 毅 |
通讯地址 |
长安区北长安街111号 |
邮 编 |
710100 |
|
电 话 |
029-85292415 |
传 真 |
029-85292415 |
|
电子信箱 |
123116130@qq.com |
|||
资 金 投 入 情 况 |
普查整理文字资料,拍摄影像资料,组织艺人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展示、表演活动。安排艺人开展各类传习活动,使技艺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共计投入2万余元。 目前,蒲篮编织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且主要靠手工生产,投入仅凭自己的部分收入,无其他外来资金投入。 |
|||
已 采 取 的 保 护 措 施 |
1、制作工艺得到了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宣传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受到华商报、西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2、普查整理文字资料、拍摄照片、专题片,支持艺人进行传习活动。
|
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
1、制作全部技艺流程。 2、传承人。 3、各种制作工具。 |
||||
十年保护目标 |
1、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建立完整的档案,用创作结合办学习班的方法不断扩大宣传及影响。 2、成立一个合作社,瞄准市场需求,创新发展编织新工艺、新品种。组织柳编传承人参加交流会,利用电子商务扩大宣传,打造品牌。让这一古老的民间手工艺不致失传,持续健康发展。
|
||||
五 年 计 划 |
时 间 |
保护措施 |
预期目标 |
||
2014年 |
对已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
申报非遗项目 |
|||
2015年 |
筹集资金,确定发展方案 |
方案争取落实 |
|||
2016年 |
合作社成立 |
扩大社会影响 |
|||
2017年 |
实现品牌效应,形成产业化 |
招收学徒60人 |
|||
2018年 |
带动相关产业 |
发展一村一品
|
|||
五年主要 保障措施 |
一是建立区、街办、村三级保护网络; 二是采取政府扶持资助的方法,鼓励艺人每年坚持制作; 三是举办培训班,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同时加大保护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
||||
建立机制 |
建立区、街办、村三级保护体系,在文化部门主导下使其健康持续发展。
|
||||
其经 费预 算及 依据 说明 |
经费预算 |
依据说明 |
地方配套资金 |
||
20万元 |
保护技艺,组织传承人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展示表演活动,开展各类技艺传习活动,整理技艺制作相关资料,建立完整的档案。发展一村一品。 |
个人及政府部门多方筹资1万元。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