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蒸笼手工制作技艺
项目介绍

简介

蒸笼的使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发展过程,是人类从茹毛饮血向熟食发展的又一重大发明。六七千年前,先民就发明了陶甄,以至后来的青铜甄、蒸饭、蒸菜、蒸饼、。商代蒸器主要是将谷物蒸熟捣成粉状的“糗”而食。晋人《饼赋》记:用蒸笼蒸面时要火盛汤涌。说明晋代已有专门的蒸笼。

唐代就有了笼蒸的馒头。明、清是竹木制品繁盛的时期,使蒸笼的发展进入寻常百姓家,因而蒸笼制作的发展,就有了铺子与游走乡村制笼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蒸笼曾作为饭馆的招牌幌子,食客只要看见了饭馆门前悬挂幌子的层数,就知道饭馆的档次。

高家蒸笼的制作,从清中叶开始,盛传于渭北平原,这儿地厚粮丰、人口稠密,是蒸笼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域。高培忠的曾祖父在清中后叶随其父亲在乡村转乡制笼,清末民初,祖父高志善在县城白鹿巷开笼铺子。民国中期父亲高克平在三原县关帝庙旁开设“景盛钰号”以制作蒸笼、钉面箩、编笼、编竹门帘、箍瓮等为业。1957年,商业改造迁回高陵农村。高培忠承继祖业,一直在乡村做笼服务群众。

高家蒸笼制作技艺,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下制作蒸笼的技艺,保存了天然、绿色环保的特点。具备易熟保温、造型美观、轻便耐用、严密收气的特征。不仅能保留食物的原有味道,不集聚蒸馏水、不易变馊、通气性能好,还可以增加食味的清香之气。

高家蒸笼的制作,因其年代久远,传承有序、质量保证、用材考究,在渭北平原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高培忠每年还要为十里八村的群众修补配修蒸笼,并有所谓的老脑筋还不惜成本高要求制作新笼。

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

高陵蒸笼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

涉及民族

汉族

高陵县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倚西安,西临咸阳,东与临潼接壤,北部与三原县毗邻。西安市辖域北部,距西安市钟楼和咸阳国际机场20公里、新市政中心仅7公里。西铜、西禹高速公路横穿南北。县域东西相距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286.03平方公里,全县辖3个街道办,5镇及2个管委会,总人口33.53万人。古有“黄壤陆海”之称,今誉为八百里秦川的 “白菜心”。“泾渭分明”自然景观文明遐迩。

高陵境内地势平坦,为十三朝古都长安的京畿之地。 渭河自西向东流经县域南部,县内流长20多公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最高温度41.4℃,最低气温-20.8℃,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212天。年平均日照2247.3小时。年降水540毫米左右。

分布

区域

集中于陕西关中地区,分布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阎良区、灞桥区,咸阳市三原县、泾阳县,渭南市富平县等地。

蒸笼起源于远古时代,蒸煮从周代起有记录,古代蒸笼以陶及青铜制作,而河南密县打虎亭1号东汉墓中出现的古代厨房壁画,则是现存最早与现代蒸笼渊源的实证,距今近二千年。

高师蒸笼制作技艺,溯源于清中后期,曾祖父高崇义在高陵以做笼钉箩为生。祖父高志善将笼铺子安置在高陵县白鹿巷。民国中期父亲高克平将蒸笼钉箩手艺带往三原县,并在此学习了竹器的编制手艺。民国期间,在三原县关帝庙旁开办以“景盛钰”为字号的竹器制作商号,主要制作蒸笼、钉箩、编笼、制作竹门帘、箍甕等。1957年,父亲高克平返回高陵居住,在家中继续制作蒸笼及钉箩,并将蒸笼制作技艺传授于高培忠。四代传人高培忠,民国末年即跟父亲学习制作技艺。文革期间,手工艺制品一度受阻。其后,修笼、制作蒸笼技艺一直延续。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水平高速发展,蒸笼制作生意逐渐衰退,但高培忠仍然在农村制作蒸笼及修笼。

蒸笼的制作主要原料为桦木板为笼圈料,其次有柳木、椿木、杨木、松木、鸡血藤为辅料。。

一、选材备料

①板材:选用质地坚硬耐用的桦木为主。选用尺寸一般为5寸宽、2分厚,1丈长,2尺、1丈5尺、8尺、6尺5寸等板材。购进板材时要对板材进行抽查,以50层笼圈为例,抽查2至3成板材即可。板材的质量要保证一半以上为上好的板面材料。

②藤条:过去多用广州白藤,现在北方白藤已不多见,所以选用秦岭独产的鸡血藤。用于制作笼箅片和作缝合之用。藤条使用前需用水泡半小时,后用箩刀将藤条关节处刮平,并去除污染物,再用箩刀将藤条均匀地劈成外皮与内瓤,削尖两头待用。

③抬桄:选用松木为抬桄材料。一般长短以笼的径宽为准,为3公分宽,厚2公分的松木桄,特点是不弯、无异味。

④竹钉:竹子劈开一头削尖,楔入孔内折断为竹钉。

二、笼身的制作。

首先在备料好的桦木圈料中,选择宽度合适的笼身桦木板,用手锯将多余的部分锯掉,再用刨子将笼身边缘处打磨平滑。再用拦线(拦线,是用柔韧度好的竹皮做成,是丈量笼身圈长的工具,相当于软皮尺。)丈量已经制作好的蒸笼周长,然后利用拦线固定笼身的尺寸,将笼的头尾按照周长接壤后,用竹夹夹紧笼身。技巧是笼身上部偏小、下部偏大。另起一行笼身钻孔。利用工具竹夹固定笼身头尾,分别在竹夹两边处钻孔,一边在笼身的头尾接壤边缘4至5公分钻9个孔,上为5个孔,下为4个孔;另一边为距离竹夹四指宽处钻5个孔。用备用的藤条内瓤缝合笼身,将藤条一端用手压实,另一端正反两面缝合钻孔;5个孔的一边缝合后需将藤条两端压在藤条下,9个孔的一边无需压边,缝合后将竹夹除去,用木锉将笼身内壁钻孔后遗留的残留物去除。

三、蒸笼外圈带的制作。

将选择用于外圈带的桦木,利用工具刨子打磨平滑,将用于固定笼圈宽窄的小木条装在犁刀上,一般外圈带为1寸1分宽,用犁刀在桦木犁两到三遍,即可将桦木割下,一般割两条作为外圈带;将外圈带与笼身顶部对平,用手锯将多余的外圈带锯掉,用箩刀将外圈带一端削成梯形状,然后把外圈带放在制作好的笼身上箍紧做记号,取下后记号处往里1到2公分为蒸笼外圈带的制作尺寸,将外圈带按照这个制作尺寸将头尾接壤,然后用工具竹夹夹住外圈带头尾,分别在竹夹两边各钻4孔,一边为梯形端,一边为竹夹1指宽处,最后用藤条缝合蒸笼外圈带。上外圈带。将缝合好的蒸笼轻敲箍在笼身上部与下部,外圈带需与笼身上下口均匀对齐,最后将箍在笼身外部的两条外圈带用刨子平口打磨。

四、抬圈的制作。

抬圈的板材相对与其他板材较次,首先选择较厚的小木条装在割刀上,割出宽度为9分尺寸的抬圈,一般抬圈为半圆形,并用刨子打磨平滑,抬圈放置深度一般为笼身外带的二分之一处;先将抬圈放在笼身圈内侧丈量两条半圆形需放置的记号,用竹刀划下记号后将抬条圈取下,在抬条圈做记号的1厘米外,将多余的抬条圈截断,再在笼身圈内侧将抬条圈放好并用专用尺牍将抬圈慢慢打实,对口上紧,放置时抬圈的交界处需避开事先预定好的抬桄口记号,第一层抬圈放置完毕;蒸笼的抬圈需放置两层。

五、抬桄的制作。

选用松木制作蒸笼的抬桄,以保持蒸笼的寿命,首先用平锯将松木割据成型,将松木口制成与抬桄尺寸相当的大小,最后将松木放入抬桄口内。

在放置第二层半圆形抬圈需与抬桄同时放置,在预留的抬桄口记号处,在半圆形抬圈上用锯子开八分至一寸的4个开口,用木锉打平,将抬桄条与抬圈同时打下,另外一边半圆同第一层放置步骤相同;完毕后,将露出笼身圈外的抬条带修剪整齐,并打磨平滑;如抬圈稍松,可在抬圈内加入夹层,要选择厚度相符的桦木作为夹层圈板。

六、抬圈钻孔。

抬圈上共需钻八个孔,用竹钉固定。第一个孔以笼身的两条藤条线的中心且靠近上带钻孔,第二个孔用手摸到抬桄口外四横指处钻孔,第三个孔为两个抬桄口的中心,第四个孔为抬桄口的内侧四横指处,第五个孔为两抬桄口的中心,第六个孔为抬桄口外的四横指处,第七个孔为两桄口的中心,第八个孔为距离桄口四横指处;钻孔后用藤条缝合固定。

七、放置笼箅片。

笼箅片是现成物品,将笼箅片放置在已经制作好的蒸笼圈上,用铅笔在笼箅片上划一周作为笼箅片修剪的记号,然后将做好记号的笼箅片放置在木墩上,用竹刀顺着制作好的记号将多余的笼箅片修剪掉,最后将与蒸笼尺寸相符的笼箅片放入蒸笼内。为保证蒸笼的美观,竹箅的纹路与抬桄条称直角状。

八、支口条的制作。

首先用割刀将固定好尺寸的支口条割下,尺寸一般为1寸1分,用支口条将已装好笼箅片的笼口箍平,然后给笼口上一道竹黄,将多余的支口条截掉,并削去棱角放入笼内,再用第二道支口条截头,盘入第一道支口条内,并用竹刀打实,划上记号,取下,再用锯子在距离记号处的2厘米处截下,在支口条偏上处钻孔缝合好后,用木锤敲打扳子将制作好的支口条打进去即可。

九、收尾制作。

在制作好的蒸笼上继续钻孔,用竹钉固定好蒸笼,再用刨子抛光蒸笼,最后完成蒸笼的制作。

一、原料特征:

蒸笼在材料的选择上经过艺人的长期摸索,选用质地坚硬耐用的桦木,使用者在使用蒸笼时,经过长时间的蒸煮,桦木制作的蒸笼不易变形;用来缝合蒸笼的藤条产自秦岭特有的鸡血藤,形状浑圆,去掉外皮后即可使用,不需任何加工,方便简单;作为抬桄的松木耐水结实,是蒸笼经久耐用的主要原因。

二、工艺特征:

一是蒸笼从原料加工到制作全由手工完成,是东方饮食特有的制作工具,由手工艺者言传身教,还要凭学习者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受才能掌握;二是板材的制作完全需要制作者的经验,利用巧劲将桦木劈开然后修正,制作成蒸笼需要的尺寸与形状

三、产品特征:

经过打磨平滑的蒸笼,形状浑圆,结实耐用,利用竹钉和藤条缝合完全为纯天然制品。具备易熟保温,造型美观,轻便耐用,天然绿色环保的特点,严密收气,不仅能保留食物的原有味道,不积聚蒸馏水,不易变馊,还可以增加食味的清香之气。

从历史的角度讲,蒸笼的使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全部发展过程,是人类从茹毛饮血向熟食发展过程中的又一大发明。六七千年前,先民就发明了陶甄,以至后来的青铜甄。商代蒸器主要是将谷物蒸熟捣成粉状的“糗”而食。晋人《饼赋》记:用蒸笼蒸面时要火盛汤涌,充分地说明了蒸笼在细食加工中的重要作用。

从现实的角度讲,尽管蒸笼被现代各种金属器皿所替代,看起来干净、漂亮、美观,但是各种金属,特别是有色金属制品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实际工业化的器皿,在人类的使用过程中的慢性侵害及表现出的复杂病危,已经悄悄地告诉我们,回归原生态下的生存环境,是保证人类健康发展的保证。因而手工蒸笼的使用,其重要价值在于天然绿色环保,严密收气,不仅能保留食物的原有味道,不积聚蒸馏水,不易变馊,还可以增加食味的清香之气。

到目前为止蒸笼手工制作技艺仍然处于活的状态,原因有四点。

1、艺人高培忠已高龄75,身体健康硬朗。还经常为乡邻修理订制蒸笼。

2、所有制作蒸笼的工具及原材料齐备,还有单位及农户陆续制作竹木蒸笼。尽管不足以维持生计,但是这门手艺还有温故的机会。

3、尽管竹木蒸笼的制作成本高于铁、铝笼,有逐渐退出市场的可能,但是仍有一批村民能够认识到传统蒸笼的好处,不愿舍弃原有的蒸笼,不断地送来修整或订做。

4、所幸高培忠先生的儿子高继昱从小随父也学过制作技艺,其传承性没有断裂。

相关

制品

及其

作品

1、制作蒸笼的主要工具:犁刀、箩刀、手锯、刨子、竹夹、手钻、细竹竿、木墩、木锤等;

2、制作蒸笼的材料:桦木、鸡血藤、松木、

3、制品:蒸笼

 

 

代别

姓名

性别

生卒时间

年龄

地址

字号

第一代

高崇义

生卒年不详

 

 

 

第二代

高志善

1876——1928

享年52

高陵县白鹿巷

 

第三代

高克平

1904——1989

享年85

三原县关帝庙旁

景盛钰

第四代

高培忠

1939——

现年75

高陵通远镇

 

 

(群体)

高培忠,男,1939年生,现年75岁,陕西省高陵县通远镇官路罗苏村人。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

1、  已公布为高陵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  已完整地进行了口述技艺流程记录,包括每一个细节及关键部位的技术参数。

3、  已完整系统地对制作技艺的全过程进行了影像资料的拍摄。

4、  已帮助艺人,将技艺的重要性、传承中遗留下的工具,资料进行了再保护的宣传。

5、  经过这次普查,认可、原生态下的制作再现,使很多濒临失传的细节,进行了重温巩固,并恢复了原有的制作过程达到制作技艺产品的可观性、可触摸性、直观性。

6、  通过这次实际的操作,艺人即认识到技艺的重要性,又得到了实惠的补贴,激发了积极的传承意识。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1、2014年已公布为高陵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并向市非遗处申报市级名录。

2、通过这次实际的技艺流程的复原再现,从文字、影、像、录音四个方面建立了技艺档案。

3、通过文本的整理、影、像录音资料的整理,已完整的刻制了全部影像、音频保存资料片。为长欠保护、保存原生态的资料做好了储备工作。

4、已纳入了2014年保护、传承的范畴,并对传承人进行物质的支助。

5、2014年通过华商报、西安日报及全国二十九家网络媒体进行了宣传。

6、通过县、市、省级的逐年升级申报,每年加大投资力度,着重保护艺人,注重深挖技艺内涵,逐步完善技艺流程细节,达到技艺流程完美再现的目的。

7、通过认真、细致、扎实的访问记录,影像资料的收集,深入地研究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内涵,编著一本《关中蒸笼手工制作技艺实录》即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又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关中蒸笼手工制作技艺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