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大肉辣子疙瘩制作技艺
项目介绍

简介

户县大肉辣子疙瘩为户县传统名吃,1999年成为陕西省名小吃,2001年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其参加首届中华名小吃评比时,受到国家商务部饮食司司长和评委的一致好评。它由户县西街书院巷姬老二(乳名长娃)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前后创制,是周朝周姬家族饮食文化历史传承的反映。户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曾为西周都城丰京,东以高冠河、沣河与长安为界,西以白马河与周至接壤,南以秦岭分水岭与宁陕接壤,北靠渭河与兴平相望。全县16个镇、一个景区管理局,518个村,60万人,面积为1268平方公里。

户县古谓“天府”,亦曰“陆海”,为九州膏腴。其先为禹父鲧的封地,曰崇国,后为禹子有扈氏的领地,执天下农桑,这说明户县是较早的农耕文明发源地。由殷周已能做面食,及秦汉、唐宋、元明,至清时,陕西面食特别是关中面食已成型,出现锅盔就不足为奇了,特别是明时辣子的引进与食用,使大肉疙瘩有了“肥而不腻、油而不汪”的特点。户县是西周文明肇始之地,据考,周朝是姬姓家国,从周朝至明末渐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户地周公后裔始微然无声,现有姬姓83户,427人,居户县城西关,地名姬家堡。尽管汉、宋、元、明有“饺子”、“餶飿儿”等一类馅心食品出现,但我们说,姬老二推出的大肉辣子疙瘩仍是一种新创造,它至少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了肉食“汪”“瘦”和面食的荤素搭配问题。二是丰富了美食价值。大肉辣子疙瘩看着表面辣,实则不辣;看起来油汪汪,实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咬开疙瘩,鲜味浓郁,吃起来菜馅香,姬老二正是基于这一种考虑,才创制了深受人们喜爱的大肉辣子疙瘩。

大肉辣子疙瘩(包括锅盔)小吃,是专题性地方土特产名吃,除其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外,人们在食用中获得了历史知识、地方民俗知识、烹饪知识,可以了解周姬家族的历史,可以了解户县的地理风情和民俗礼仪。它不仅是肉食文化的延伸,也是北方小麦面食文化的延伸,从西周的面食,到后来锅盔馍事件的出现,一直到疙瘩的创制,充分体现出周姬家族的饮食智慧。张万勇先生的一段话很能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小时,爱听我村(小王店)北巷吴梓(楚材)三秀才和西巷张德文四秀才讲故事。据两位老先生说:户县辣子疙瘩,是周姬家族的看家饭,自周王季流传下来,三千多年经久不衰,老小皆爱吃。解放前户县历届县长,设宴请客多不离此道佳肴。”

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项目名称

户县大肉辣子疙瘩

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

西安市户县

涉及民族

汉族

 

户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位于东径108°22′至108°46′,北纬33°46′至34°16′之间,属西安市市辖郊县。东以高冠河、沣河与长安为界,西以白马河与周至接壤,南以秦岭分水岭与宁陕接壤,北靠渭河与兴平相望。全县16个镇、一个景区管理局,518个村,60万人,面积为1268平方公里。

户县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南部山区为秦岭褶皱带组成部分,中部为黄土台原,北部平原区为渭河阶地的组成部分,户县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比较理想的地区。

户县古谓“天府”,亦曰“陆海”,为九州膏腴。其先为禹父鲧的封地,曰崇国,后为禹子有扈氏的领地,执天下农桑。这说明户县是较早的农耕文明发源地。《诗经》中秦风所包括的范围,《诗经》中“大雅”的内容,大都产生于此。商末周初,周文王在此建立了沣京都城,周武王在沣水之滨建立了镐京都城。这里是有名的西周王畿之地,从“执天下农桑”的农业起源之地,到周秦汉唐十三朝京畿之地,都可看出户县农业在中国农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户县饭店本部、户县饭店关中风味小吃城、户县饭店长虹分店、户县饭店西安店及户县县城大槐树大肉辣子疙瘩店。

 

1、大肉。大肉之能食和能熟食,早在渔猎时代和火的发明之后就有了。170万年前元谋人和50-6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就知道用火烧肉了。《礼记·礼运篇》说:“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后圣人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它的历史可能早于农业发展历史。古代大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语。《论语》有“子在齐闻《韶》三日不知肉味”之语。

2、面食。小麦是百谷之首,我国是栽培小麦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周时已很普遍,西周建都丰京(户县),很大程度上看上了这是一块风调雨顺、最宜小麦生产的风水宝地。丰京古地的古“豊”字,观其形,似由两个麦穗组成。“豊”,《说文解字》曰:“豆之丰满者也,从豆象形。”《诗经》里的“二雅”是秦地乐调,周、秦同地,周的都城在西安西南,即“沣”“镐”二京。“二雅”里的不少篇章都记载了周人饮食的历史,作为“二京”之一的古沣京人民的饮食历史自当包含其内。甲骨文已有“麦”字。据一些史书言,商周时人们食麦粒,后由于有了杵臼工具,才有了“饼”,《诗经·公刘》有“迺里糇粮(揉面蒸饼备干粮)”的句子。据考,3000多年前的殷周已能做面食,西周有专业制作“糗粮粉食”和发酵的“酡食”的厨师。“和气面”的传说,似乎说明周文王时已有了面食,打破了周人食麦粒的史闻。传说周文王遭到殷纣王的迫害囚禁,后来经营救,回到家园。周文王为了感激从四面八方来看望他的人,亲自擀面,面擀好后,在一口锅里下面,在另一个锅里调汤。吃时,把面捞在碗里,把汤浇在面上,吃完面条,再把汤倒回锅里,然后再捞上面条,浇上汤汁,如此反复,一直到吃饱为止。他说:“用大伙带来的肉菜做汤,表示团结和气,就叫这面为‘和气面’吧!”(见《陕西民间文艺论集》陕西旅游出版社1994版P169)。

 

 

据考,秦汉时有了石磨,《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在秦国古城栎阳发现有石磨盘、石碾棒和石、木的杵臼工具。有小麦,有工具,自然就有面的食品了。西汉史书就有“饼、饵”之载。东汉《四民月令》中有“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之语。《释名》一书中也有“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的解释。溲,即浸、泡也。据说,汉代张仲景时就有了饺子。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班师时,行至泸水,有一猖神兴风作浪,诸葛亮曾指挥部下用白面掺水做成人头的模样,里面包上羊肉,取名叫“馒头”,北方人叫“包子”。

唐宋时已有水调面、发酵面之说。原料中有油脂、糖、盐、乳、蛋等,有馅心食品出现。北宋初,陶谷写《清异录》,在《馔羞门》中记载唐五代贵族官宦的饮食,其中提到的“饼”不下十种。唐代新传入食品“饆饠”,在北方尤其是关中地区比较流行。唐人李筌在《太白阴经》中言:“饆饠,一人一枚,一万二千五百枚,一斗面作八十个,面一十五石六斗二升五合”。可以说“饆饠”是一种带馅的面点。《酉阳杂俎》言,“饆饠”馅中有“蒜”等香辛料。(见《文史知识》1999年6期P88)

元代时,回族食品中亦有湿面、干面之分。史载:宋元时期,汴京和杭州等大都市市面上流行有一种面制或豆制、或有馅或无馅的叫“餶飿儿”的点心,其形状有小饼状、鹌鹑状、瓦铃状、鹤鹑状;其制作可蒸制或油煎,也可油炸而熟。(见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西湖文献集成》第2册,杭州出版社,2004.P35。载《文史知识》2008年第2期P105-108)。

明朝时,中式面食、关中面食大都成型。明初的刘伯温还记下了8种面食的做法。明代时,饺子种类日益增多,且“饺子”名称广为流传,并将它列为春节的节令食品。此时期的《宋氏养生部》中亦载有汤角、酥皮角儿、蜜透角儿等食品。更值得令人欣喜的是,16世纪末,即明中期,辣椒从西域引进。辣椒,时称蕃椒,引进时为16世纪末,见于《草花谱》:“蕃椒,丛生,白花,子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见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P215)。辣椒的引入,成为大肉辣子疙瘩的主调料,受到人们的欢迎。

清时,陕西面食特别是关中面食已经成型,且有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为“大肉疙瘩”(面皮加馅)及“大肉辣子疙瘩”的产生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明时辣子的引进与食用,使大肉疙瘩有了“肥而不腻、油而不汪”的特点。

 

3、锅盔。概况的说,在户县这个西周文明肇始之地,十三朝古都京畿之地,出现与名吃“大肉疙瘩”或“大肉辣子疙瘩”配食的锅盔就不足为奇了。传说当时筑陵,征用全国数万匠工和民工修建,广大人民被迫离乡,餐风露宿,日夜辛劳。有个小民工实在饿坏了,躲过监工耳目,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窝窝,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揉匀放在盔内,然后在盔下烧着火,过了一会,他从盔内取出烙馍一尝,酥脆可口,他把这个办法告诉同伴,让大家改用锅去烙,结果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锅盔馍。大肉辣子疙瘩所使用的锅盔馍就是用铁锅或铁鏊烙成,切成三角形备用。(见《陕西民间文艺论集》P170)

4、创制者家族源流。据考,周朝是姬姓家国。周公生八子,长伯禽,次仲翼,余为樊、蒋、邢、茅、服、祭。长伯禽肇封东鲁,次仲翼“留相王室”,余六人皆食小国者。周公退老告终后,次子传焉,而世居户,袭爵西周公,为王卿士。自十五代黑肩被周庄王夺其爵位,其子备依采邑以赡养亲属,二十五代揭复爵,随周王室迁居洛阳。至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9),封三十六代孙嘉周子男君,秩比列候,回迁长安,自是历代袭爵公候。宋太祖封六十代秀周南公始,使其长子统居户县,专守王季陵。统之后代经宋末兵乱又失爵,历元及明俱袭奉祀生,由上级供给衣服。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援七十四代箓奉祀生员。七十六代祖缵祖(例贡)读书娴武略,赴西域征战阵亡。子大谟,性至孝,往寻父尸死于途中。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陕西巡抚毕源访先圣后,行文至户,大谟子兆兰尚幼,其母虑其祖、父死事未归,隐不敢报,继乃题秦咸阳裔某授翰林院五经博士,而户地周公后裔始微然无声。现有姬姓83户,427人,居户县城西关,地名姬家堡。民国十四年(1925年)前后,由户县西街书院巷姬老二(乳名长娃)首家推出大肉辣子疙瘩。也有资料说,是姬老二的夫人创制出来后,由杨森承传。

尽管汉、宋、元、明有“饺子”、“餶飿儿”等一类馅心食品出现,但我们说,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仍是一种新的创造。它至少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了肉食“汪”“瘦”和面食的荤素搭配问题。肉的肥而不汪、瘦而不柴与疙瘩的“咬而清香”、菜味浓郁巧妙搭配,满足了男女饮食口味上的实际需要。二是丰富了美食价值,看起来油汪汪,吃起来菜馅香,且能直接表现出户县人乃至秦人实诚、悍辣、刚勇的文化性格,姬老二正是基于这一种考虑,才创制了深受人们喜爱的大肉疙瘩和大肉辣子疙瘩。

 

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通过以下几个工序完成。

(一)选好上等鲜猪肉,洗净,晾干去水,肥瘦分开,按一斤肉切21-22块的标准,切成肉丁和约二寸长的肉片,分开放置。

(二)将肥肉下到烧热的锅里,用小铁铲或勺不停地搅动,待脂肪肉大部分炼出油后,观其油大体像植物清油一样时,再把瘦肉倒进锅内,连同炼出的肥油一起搅动,直到瘦肉变成深紫色。

(三)按每斤肉二、三两醋的标准,将提前炝好的醋倒入锅内搅匀,炙炼10-15分钟。醋可起除腥、防腐、提味的作用。依次放入提前选好的八角、桂皮、良姜、草果、白蔻、丁香、瑶柱、干海米、甜面酱、陈醋、上白面粉、特制辣面、猪油、菜籽油、盐等。

(四)加入户县饭店自己创制的秘制料。

(五)稍后兑入适量开水(切忌倒生水,这样肉不易烂),一起搅匀盖严锅盖,文火(慢火)煎炖半小时—45分钟,使肉达到酥、嫩、烂、香的程度。

(六)把菠菜、韭菜,用盐、料面、生姜末与葱花调好,包好小饺子,即疙瘩煮熟待用(面皮包青菜或韭菜)。

(七)将煵好的臊子肉、小饺子疙瘩、特制油泼辣子、原汁汤(也叫吊汤)、醋、盐、干海米等,调烩成一种汤食。

(八)烙好锅盔,切成三角形状待用。

(九)以黄花菜、黑木耳、海带片、鲜豆腐片、粉丝作底菜,舀一碗汤,4块肉、4个疙瘩,取饼边泡边吃;或将饼掰成小块,放入碗内,用烧沸的调料汤浇滤三次,再放入4块肉,4个疙瘩置碗上面,淋上辣油,撒下蒜苗即可食用。

(十)社会影响。大肉辣子疙瘩1999年5月获陕西省名小吃。1997年参加首届中华名小吃,受到国家商务部饮食司司长和评委的一致好评。2000年参加在宁夏银川全国第二届中华名小吃大赛,评为享誉国内外的中华名吃。

 

 

 

 

 

 

(一)原料营养丰富,常为主食。

原料之一:大肉,指猪肉。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

原料之二:小麦面,疙瘩皮,或锅盔之原料。小麦是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用品。《本草拾遗》有“小麦面,补虚,实人肌体,厚肠胃,强气力”的记载。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有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原料之三:菠菜、韭菜和疙瘩馅。

菠菜: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铝、磷及一定量的铁,有保障营养,增进健康的作用;含有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更有清洁皮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韭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尼克酸等,矿物质元素也很多。

原料之四:辣椒。辣椒,明中期或明末传入中国,味辛,性热,可用于温中,散寒,开胃,清胀,有丰富的维生素C,居各种蔬菜之首。

原料之五:主要佐料、佐菜价值。(1)大香(八角):辛平、无毒,含挥发油,能除肉中臭气。(2)花椒:辛温,性热,归脾胃经,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杀虫解毒,止痒解腥功效。(3)草果:燥湿除寒,补胃下气。(4)白蔻:芳香健胃,驱风驱寒,理气宽中。(5)桂皮: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活血通经。(6)小香、葱、蒜、味精、蒜苗:增鲜,去腥膻。(7)盐:控制油脂,提味,刺激食欲。(8)炝醋:去腥提鲜,益于保存,具有消肿益血,去瘀生新,消食等功效。(9)少量植物油,有增香、鲜,抗衰老,防止头发早白、早脱的功效。(10)甜面酱,含有多种风味物质和营养物,不仅滋味鲜香,而且可以丰富菜肴营养,具有开胃功效,可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11)黄花菜、黑木耳、海带片、鲜豆腐片、粉丝等,既增加鲜味、色泽,同时有化瘀祛寒,降血脂血压,疏通血管,防癌等作用。

(二)色香味俱佳,特点鲜明,富有文化。

辣呼呼,油汪汪,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咬开疙瘩清香扑鼻,美味可口,泡几片锅盔,回味悠长,实乃户县独有的一种名食。吃疙瘩就意味着吃元宝,辣子色红,以示日子红火,祈盼福气临门,财源茂盛,事事安乐,万事如意。

 

(三)操作简便,可以存放。只要有煵好的臊子可随时去做。饭店经营时,常在门口置一口大锅,下边炭火煨着,上边辣油、肥肉飘浮,底有瘦肉内藏,客人到,锅盔一掰,煎汤浇滤,即可食用。有的左手持馍,右手夹肉,“单走”吃得津津有味,头上冒汗,嘴角流油,十分解馋。一般在家里也能做:平时煵好臊子,置于冰箱。随时想吃,即取出臊子,烩一锅或几碗汤,将平时烙好的锅盔掰碎入碗,热汤浇滤,即可享用。

 

(一)营养实用、食疗价值

1、大肉性平味甘,能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补虚滋阴;

2、小麦面做成的疙瘩,既能补人体之虚,又能实人肌体,所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强人气力。

3、辣椒,苦辛,性热,含大量维生素C,胡萝卜素,辣椒碱,辣椒红素,脂肪油,龙葵甙及微量挥发油,有温中,散寒,开胃,消胀的作用。见《中华养生保健辞海》P123-134。

4、佐菜类,菠菜有植物粗纤维,有胡萝卜素,能促进肠道蠕动,能产生新鲜血液;韭菜所含成份更多,可促进人体吸收,有滋补肾气、滋阴的作用。

5、佐料类,花椒,芳香健胃;草果,补胃下气;白蔻,驱风驱寒,理气宽中;桂皮,补火助阳;小香,葱、蒜等,能去腥膻,且有杀虫解毒作用;甜面酱,有开胃和补充氨基酸的作用。植物油有抗衰老功效。经常食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起到中医所说的食疗的作用。

6、炝醋,含约20%的醋酸,2.5%的碳水化合物,1.3%的蛋白质,还有烟酸及维生素B、B2的成份,有消肿益血,去瘀生新,消食健胃美容之功效。见《中华养生保健辞海》P130-132。

7、秘制料更有其提味,增香,益肾,补气之功效。

(二)传统工艺制作价值

1、煮肉,煵臊子技术,吊汤、调汤技术,从切肉、煮肉、煵臊子,一直到配料、调汤,全部按传统工艺、传统工序操作,特别是户县饭店近年来使用的秘制料技术,是在传统工艺上的进一步创新,其技术尤其珍贵。

2、植物油辣子技术,为保持油的鲜红、香辣,先将生辣椒去籽晒

 

干碾面(不能在锅内焙干,否则辣椒油成为暗红色),用上等菜籽油、芝麻油或麻籽油煎沸,晾成微温,将辣椒面倒入油内,边倒边搅拌,待凉后再将油滤过,沉在底层的辣面渣一概不用。色泽鲜红,辣气扑鼻,清香可口,余味无穷。

3、疙瘩工艺技术,它的馅料是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人群而创设的,其中的些许调料配比技术也是近百年流传下来的。

(三)历史文化价值、美食价值

1、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包括锅盔)小吃,起源较早,久负盛名。它不仅是肉食文化的延伸,也是北方小麦面食文化的延伸,更是周姬家族饮食文化的反映。张万勇先生的一段话很能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小时,爱听我村(小王店)北巷吴梓(楚材)三秀才和西巷张德文四秀才讲故事。据两位老先生说:户县辣子疙瘩,是周姬家族的看家饭,自周王季流传下来,三千多年经久不衰,老小皆爱吃。解放前户县历届县长,设宴请客多不离此道佳肴。”见1999年《户县文史资料》第19集。

从西周的面食,到后来锅盔馍事件的出现,一直到疙瘩的创制,都是北方小麦面食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周姬家族饮食智慧的体现,从这一饮食上也可看出户县人待人实诚、为人爽辣、厚道刚勇的性格。

2、大肉辣子疙瘩是专题性地方土特产名吃,除其食用价值外,人们在食用中获得了历史知识、地方民俗知识、烹饪知识,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吃辣子疙瘩,可以了解周姬家族的历史,可以了解户县的地理风情,可以了解户县的民俗礼仪。大肉辣子疙瘩表面辣,实则不辣;表面看油汪汪,实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咬开疙瘩,鲜味浓郁,伴有调汤后,微辣中带有清香,是关中人特别是北方人最喜爱吃的一种名吃。

(四)经济价值

大肉辣子疙瘩,是关中名吃,陕西名吃,特别是2001年成为中华名小吃后,对发展户县旅游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每逢周末,咸阳、西安人拖家带口,在户县排队吃大肉辣子疙瘩。还有不少人,或买户县饭店干煵臊子带回,试着在家做,或直接将大肉辣子疙瘩盛进餐盒、瓦罐,带回去给老人品尝。

 

(一)人才出现断层。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少有年轻的厨师能静下心来学习、研制传承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制作技术。近几年来,饭店也有意培养一批专业厨师,但因沿海一带工资待遇较高,往往刚刚学好,一个高薪电话就把人才挖走了。人才难以长久培养,人才难以长久稳定,这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二)传统工艺受到挑战。

切肉、包疙瘩等应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去做,但由于速度、标准常受到专业机械的影响,虽程式化了,但其味道与传统工艺相比,仍稍逊一点。煮肉、吊汤、调汤技术,是一项非常细致、精致的工艺过程,但青年厨师嫌其过于缜密麻烦而有时自作主张,简化某道程序,传统工艺有时确难保其“正宗”。

(三)户县饭店正宗的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受到挑战。

在户县境内饮食市场上,有几个商家售非正宗的大肉辣子疙瘩,有时在外地陕西人多的地方,也有冒牌的、非正宗的户县大肉辣子疙瘩出现。

 

相关

制品

及其

作品

(一)有上等大肉。

(二)有按比例配制好的八角、桂皮、良姜、草果、白蔻、丁香、瑶柱、海米、甜面酱、炝好的陈醋、上白面粉、特制辣面、辣油、菜籽油、盐等。

(三)有上等面粉,有做疙瘩的青菜馅或韭菜馅。

(四)有烙好的锅盔馍。

(五)有切肉的刀、擀面杖、煵臊子专用锅、吊汤专用锅、调汤专用锅、铁铲1个,木勺2个(搅动臊子和舀汤用)。

(六)能煨火保温的锅台一个,桌凳一个。

(七)卫生碗、筷若干。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传承

方式

地点

住址

 

第一代

姬长娃

1900年前后

私塾

自创

中楼门洞、书院巷

 

第二代

姬长娃

1912年

私塾

师承

西街合作食堂

 

第三代

李振华

1926年前后

小学

师承

西街合作食堂

 

第四代

刘生荣

1919年

小学

师承

大楼食堂

 

第五代

张养春

1949年

高中

师承

东街食堂

 

第六代

葛秦生

1955年3月

初中

师承

户县饭店

 

第七代

王天斌

1959年11月

大专

师承

户县饭店

 

(群体)

 

 

 

 

 

 

葛秦生,70年代参加工作,长期从事餐饮及管理工作,主要从事大肉辣子疙瘩制作、掌勺工作。熟悉传承历史,懂得操作规范,在小吃饮食界享有一定声誉。

王天斌,70年代参加工作,长期从事餐饮及管理工作,曾从事大肉辣子疙瘩制作、掌勺工作。熟悉传承历史,懂得操作规范,在小吃饮食界享有一定声誉,现担任公司副总。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

(一)2005年、2013年,县政府两次专门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要求户县饭店将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技术等非遗保护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户县饭店近几年来在户县面食历史调研、传承人调研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特别将新的传承人培养工作列入“非遗”保护工作计划,给予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的优惠,力求其尽快稳定下来,同时联系县人事部门,将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传承人列入户县实用人才培训序列,给予经济和物质方面的照顾支持。(二)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十二五”规划和县委县政府“全省一流、全国有名”的工作要求,把保护发展民间传统文化纳入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县文体广电局组成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户县面食历史普查队,对整个历史传承情况再一次进行调查摸底,利用县非遗保护经费,对其传承下来的老炊事器具予以保护。(三)在省市文化部门督促指导下,文化部门与户县饭店多次联合召开大肉辣子疙瘩、户县面食系列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5—10年保护目标和保护措施,重点目标是稳定传承人队伍,并要求立足传统小吃传统面食,突出户县地方饮食特点,逐步推出一批名小吃,使我县已经形成的13种省优名小吃、6种中华名小吃和新的饮食名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传统面食,突出户县地方饮食特点,逐步再推出一批名小吃,使我县已经形成的13种省优名小吃、6种中华名小吃和新的饮食名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为保护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特制定十年规划,此规划由县文化馆“非遗”中心和户县饭店共同实施。

(一)静态保护

1、进一步组织专人,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周代以来户县面食、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和传承谱系。

2、将普查资料归类,整理,存档。

3、进一步开展专家食品科学论证工作,尽可能整理出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的最佳配料、最佳调料、最佳营养构成、最佳烹饪方式等方案。

4、采取措施,对其牵涉商业机密的秘制料进行严格保护。

(二)动态保护

1、对4个店的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的秘方及退下来的器具进行全面保护。

2、逐年提高传承人的福利待遇并尽可能稳定下来。

3、以户县饭店为主,成立户县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行业协会,规范经营,统一管理,保护好地方品牌。

4、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步推出户县大肉疙瘩及大肉辣子疙瘩品牌,先在本地店设立专点,后逐步展开,扩大经营。

5、进行商标注册,在过去注册的基础上,再推出系列注册商标。地店设立专点,后逐步展开,扩大经营。

5、进行商标注册,在过去注册的基础上,再推出系列注册商标。地店设立专点,后逐步展开,扩大经营。

5、进行商标注册,在过去注册的基础上,再推出系列注册商标。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户县大肉辣子疙瘩制作技艺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