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
项目介绍

简介

谷子硙村地处关中腹地,隶属户县秦渡镇管辖。这一带自古水源丰富,沼泽遍布,盛产芦苇。谷子硙编席技艺世代相传,解放前全村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靠编席为生,解放后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席一直是全村最重要的副业。谷子硙的芦席编织以炕席、席包为主,同时还编织顶棚席、席笼等,长期供应着户县、长安大部分百姓人家的生活所需。

芦席编织技艺包括加工芦篾和编席两大部分。

芦篾加工括破蘼和碾蘼。破蘼要用专用的手持工具“羽刮”,把每根芦苇划成宽窄相同蔑条。然后通过碾砸使芦蔑柔韧光滑。碾蘼包括濡湿侵润、铺蔑、碌轴碾砸、三倒两翻等工序和要领。碾砸好的篾条节子平顺,柔韧光滑,可编席编笼,甚至可当绳索使用。

编席包括选取篾条、起底子、编横纹、编纵纹、截高、编边纹、截长、收角、嵌席收边和包角等十多道工序。芦席编织的最大特点是从中心分别向四角编,利用三上三下,逢三进一,压上拾下的编织方法形成席心的纵向席纹;通过席文变化,控制席的长度和宽度,即截宽和截长。截宽和截长各有不同的搭蔑方法,从而形成席的边纹。整个编织过程始终向四角方向编,直至横向和纵向的席文交合,形成席角。其中有着非常严格的方法和技巧。

芦席编织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技艺之一,它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活文明的典范。几千年来,芦席作为人类寝卧铺垫之物,它和人们肌肤相亲,承载了丰富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记忆,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在漫长的芦席编织和使用历史中,席纹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装饰图形,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芦席编织方法蕴含着奇妙的数理逻辑和几何原理,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近年来,芦席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其编制技艺也处于濒危状态,传承和保护任务十分迫切。

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项目名称

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

申报地区

西安市户县

涉及民族

谷子硙村地处关中腹地,隶属户县秦渡镇管辖,与海子、灵沼等村比邻,距离沣河不到十华里。谷子硙村由西谷子西村、西谷子东村、东谷子村和南谷子村四个行政村组成。总人口2500余人,总耕地面积3000余亩。

谷子村所在区域在地理上属渭河平原,土地肥沃;气候属暧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干湿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是小麦、玉米丰产区。这一带自古水源丰富,沼泽遍布,盛产芦苇。当地流传的歌谣说“沣河两岸的好苇子,牛东第五桥的好女子”,这歌谣和《诗经·秦风》中的《蒹葭》篇相呼应,都在称颂着这一带芦苇丰美茂盛的景象。谷子硙本村在过去也有大片人工种植的苇园。这些芦苇为谷子硙村编织芦席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秦渡镇谷子硙村。

芦席编织和使用在我国有已五、六千年历史。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精细的芦席残片说明,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编织和使用芦席了。在秦兵马俑一号坑的发掘中,也发现了大量印有席纹的泥土,说明那时关中编织和使用芦席已经较为普遍。几千年来,芦席作为寝卧铺垫之物,它和人们肌肤相亲,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它还多用于建筑、屯粮、盛器乃至丧葬,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谷子硙编席技艺世代相传,起源年代远不可考。据邻村一通清初的碑石记载,在明末的一次瘟疫后,该村善人刘全曾在谷子硙村定制数十张芦席义葬倒毙乡野的乡人,说明那时谷子硙已经有人编席,并且规模不小。另据村中健在的老人回忆,解放前全村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靠编席为生,当时的秦镇、赵王镇和大王镇集市上卖的芦席都是谷子硙村编的,县城集市的芦席也有多一半是谷子硙的。解放后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席一直是全村最重要的副业,全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男劳力都在工余和农闲时节编席。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铺芦席和用席包的人越来越少,芦席需求急剧下降,村子里的很多人相继转行从事其他工商业,这一传承了数千年的手工技艺日渐衰落,目前只剩下三家人仍然以此为业,补贴家用。谷子硙的芦席编织以炕席、席包为主,同时还编织顶棚席、席笼等,长期供应着户县、长安大部分百姓人家的生活所需。

芦席编织技艺包括加工芦篾和编席两大部分。

用来加工芦篾的芦苇都是冬季下雪前收割,经过扎捆晾晒的干芦苇,杆要直,节要长,外皮要清洁光亮。

加工芦篾的第一步是破蘼。就是用专用工具“羽刮”把每根芦苇划成四个蔑条。然后用蔑枷把蔑条上的芦苇外皮去掉。刚划的蔑条硬且不平滑,不适于编织,所以还要碾砸。碾蘼前先要把蔑条濡湿,放一小时左右,待水分充分侵润篾条后,再用碌轴碾砸。碾砸时要把篾条根对根铺直,使篾条直顺,不弯曲,然后经过三倒两翻五六次反复碾砸,直到所有篾条柔软光滑,节子平顺方可。碾砸好后,按长短把篾条分类,存放备用。

编席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独特方法的技艺。   

编席的第一步是起底子。首先要确定席的高度,根据席的高度选取蔑条,篾条一般是席高的两倍。席高和篾条长度确定后,取两根长短相同的篾条,在中点位置交叉成十字,再抽三至五个辅助蔑条,搭蘼起纹。先起横纹,编够二十个蘼子后,再编纵向席纹,编织的方法是三上三下,逢三进一,压上拾下。纵向编够二十个蘼子,就算起好了底子。然后就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横向和纵向转动着编织,越编越大。在编织时,搭蘼始终是一根一稍相间,同时要掌握好出蘼的长短。就是说,搭蘼时,篾条不是两端对齐的,而是在一端,下一根篾条始终比上一根长出一篾条的长度。

篾条的长短决定席的高低,篾条的数量决定席的长短。席的高度编够后,就要变席文,控制席的高度,叫截席。截席的方法是,搭蘼时左手是条冠,拾蘼是四三二;右手是圆冠,拾蘼是五三二。通过拾蘼的变化,完成席文转变,形成席的边文。截席后的席文方向和席的长边一致。

 

截席后继续向长的方向编,编到长度够了后,再截长。截长的方法是,搭蘼时只压不拾,不再产生新的纹路,席就不再增长(chang)。

然后是收角。芦席编织的最大特点是从中心分别向四角编,在编织过程中,通过席文变化,控制席的长度和宽度,即截宽和截长,越编篾条越短,直至横向和纵向的席文交合,形成席角。收角后,席的高低、大小、纹样就定型了,也就基本完成了编织。

最后是嵌席收边和包角。收边前先要用垫拨整理篾条,使篾条紧密,席纹整齐精致。然后裁蘼,即把四边的篾条,留4—5公分,多余的裁掉,使席边齐整。

在四个边上洒水,放半小时,待席边柔软后,在席的背面,从外向里数,在第三文的中间用垫拨尖划一条线痕,沿线痕把席边向内翻折,然后把原来留下的一段席蘼嵌进五纹里。到角上时,准确划线,把角包成直角,并确保平整。这样一张席就编好了。

除了编织炕席,谷子硙人还用芦蔑编织盛粮食的席包、棚席、与锅盖一起使用的锅席和盛小物件的席篓。除席篓编法特殊外,其他编法与炕席基本相同。

1、芦席编织技艺堪称新石器时代的遗产,它是历史跨度最长、和人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技艺。

2、芦席编织技艺从破蔑、碾蔑到编席,有一整套独特的方法和技巧;它所使用的“羽刮”、“垫拨”等工具也具有独特性和专一性。这一技艺看似简单,却有其独特的内部知识。

3、编席过程中对席纹和席边的控制,包含着奇妙的数理逻辑和几何原理。

4、芦席编织技艺是一个无法工业化的手工技艺,如果这一技艺消失,芦席这种陪伴人类数千年的创造之物也会永久消失。

1、芦席编织是人类最早掌握的技艺之一,这一技艺跨越数千年历史,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支撑着人们的生活,它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活文明的典范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几千年来,芦席作为寝卧铺垫之物,它和人们肌肤相亲,承载了丰富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记忆,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3、在漫长的芦席编织和使用历史中,席纹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装饰图形,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从半坡陶器到现代建筑,席纹图形被长期广泛的用于器物和建筑装饰,所以芦席编织技艺在审美习惯的形成中也有本源性的意义。

4、谷子硙芦席编织的基本方法是三上三下,逢三进一,压上拾下。截席时,通过左右手拾蘼的不同变化,自然完成席文转变,形成席的边文。这样的编织方法蕴含着奇妙的数理逻辑和几何原理,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农村生活习俗逐渐变化,睡木板床,铺电热褥的人逐渐增多,九十年代以后,水泥炕逐渐代替了土炕,由于水泥炕面不用铺席,芦席的用量大幅度并且是永久性的减少;囤粮的席包也被铁皮和木板制作的包子、柜子所代替,编席行业日渐衰落,技艺面临失传。现在村子里一部分六十岁以上的人还会编席。五十岁以上的人还保留着有关家人编席的记忆。四十岁以下的人已经完全不了解编席技艺了。

 

相关

制品

及其

作品

作为寝具的炕席;

作为传统居室装饰材料的棚席;

盛粮食的席包;

盛小物件的席篓等。

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在解放前是各家各户世代相传,建社以后出现了由生产队组织的编席组,打破了家庭传承的局限,掌握技艺的人更加普遍,人数达到全村劳动力的三分之二,但代际传承线索依然非常清晰,下面列举的是全村公认的技术好、出手快的部分传承人。

第一代:鲍元才(1898——1976)师承上辈人。

            鲍元芳(1897——1973)师承上辈人。

            王庆花(1895——1975)师承上辈人。

            王德友(1891——1968)师承上辈人。

第二代:鲍志杰(1927——2003)鲍元才之子,父子相传。

            鲍凤翔(1930——1978)鲍元芳之子,父子相传。

            王双奇(1929——1985)王庆花之子,父子相传。

            王展明(1930——1982)王德友之子,父子相传。

第三代:鲍恒武(1955——     )鲍志杰之子,父子相传。

            鲍广胜(1952——     )鲍凤翔之子,父子相传。

            王志荣(1952——     )王双奇之子,父子相传。

            王进水(1952——     )王展明之子,父子相传。

第四代:李宏利(1963——     )编席小组,师承鲍恒武。

            鲍小季(1966——     ) 师承鲍广胜。

            鲍普娃(1968——     )师承鲍恒武。

(群体)

鲍恒武1955出生,十三岁编席,会编炕席、席包及席笼。

    鲍广胜1952出生,十五岁编席,会编炕席、席包及席笼。

    王志荣1952出生,十八岁编席,会编炕席和席包。

    王进水1952出生,十五岁编席,会编炕席和席包。

李宏利1963出生,十六岁编席,会编炕席和席包。

    鲍小季1966出生,十六岁编席,会编炕席和席包。

    鲍普娃1968出生,十五岁编席,会编炕席和席包。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

1、2012年至2013年,对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进行了专项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整个技艺过程进行了全程影像记录;对部分传承人进行了采访,收集了大量有关该技艺的口述资料,为部分传承人建立了档案;收集了与技艺有关的实物和工具。

2、通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对村子仅存的芦苇地进行了保护。

3、以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对该技艺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宣传。

通过以上保护措施提高了项目传承人和社会对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意识,为今后的长期保护和传承打下了基础。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1、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技艺演变的轨迹,重点做好现存技艺的调查和文字、影像记录。

2、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输入数据库。

3、开展项目研究,编辑出版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图文书籍。

4、收集各种有关该技艺的实物及图片资料,建立一个全面展示芦席编织技艺及其历史的小型专题博物馆。

5、认定一批芦席编织技艺传承人,对其进行生活资助和传习资助,支持他开展传艺授徒活动。

6、支持鲍恒武等技艺全面的传承人开办芦席编织作坊,积极引导其作坊与市场接轨,提高这一传统技艺的自我生存能力,吸引年轻人学习这门手艺,促进技艺传承。

7、与户县教育局协商,把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引进户县小学手工课堂,促进下一代对这一技艺的了解和认识。

8、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谷子硙村现存的芦苇地,确保这一技艺的原材料供给。

保护内容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14

开展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专项调查工作。

完成专项调查,完成资料整理和归档。

2015

1、对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及习俗进行全面的影像记录。

2、实施传承人认定及保护谷工作。

完成影像资料拍摄及整理归档工作。

认定代表性传承人;落实传承人资助经费。

2016

1、开展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研究工作。

2、编辑《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教材》之《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

编辑出版《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专著。

完成编辑出版工作。

2017

芦席编织技艺进入小学手工课堂。

以传承人为核心,在谷子硙村扶持芦席编织作坊,开展生产性保护。

全县百分之五十小学芦席编织技艺手工课。

 

开始两家芦席编织作坊。

2018

继续扶持芦席编织作坊开展生产和销售活动,力争进入良性循环

在谷子硙村开设芦席编织技艺博物馆

芦席作坊能够常年开展生产活动,有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有一定的经济收益。

芦席博物馆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保障措施

(一)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文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教育部门领导为副组长的户县户县民间缯鼓技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二)建立以文化馆牵头的保护工作实施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名确责任。

(三)建立户县民间缯鼓技艺保护工作督察制度,按年度对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并把保护绩效纳入干部考核内容。

(四)把户县民间缯鼓技艺保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按时下拨。

经费预算及

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万元 )

依据说明

资金来源(万元)

自筹

地方补助

拟申请市级补助

20

项目调查2万元

影像记录5万元

出版书籍3万元

传承资助5万元

建博物馆5万元

3

7

10

备注

(如有在各栏目中未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请在此处填写)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谷子硙芦席编织技艺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