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场畔农具手工制作技艺
项目介绍

简介

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据考古学家研究,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还住在洞穴的时候,就开始把野生的小麦当做食物了。据考古发现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距今已4000多年的历史。麦子因它生长的连片稠密性与穗状夹壳性。因而成熟后的脱粒需要一个大的场面级场畔,与一套专用的碾打工具,使其与禾秸分开。这套工具从历史的演进中逐渐进化的改进基本形成了固定的器具:秸杈、碌碡、杈、木锨、推爬。

关中,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土地平坦肥沃,风调雨顺,三国以前是名符其实的天府之国,小麦的产量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有“黄壤绿海,厥田上上”的美誉。小麦生产又是关中的主打品牌,因而为场畔农具的产生及使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个项目的申报就是以关中场畔农具的手工制作技艺为主体,详细、准确地记录、录制了每个农具的制作技艺过程,力求全景式地将制作技艺保留下来。

人与动物典型的区别在于能制作生产工具,会使用工具,能在工具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地完善工具的形状,并按其实用分类制作工具。场畔工具的制作,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实践里中不断地总结实用性中,逐渐形成并固定的一套专用工具。而制作这套专用工具的技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更迁移,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遗留的器具,成了农耕博物馆的陈列器,尽而递增到文物的行列,其制作技艺与辅助人类进步文明的一面逐渐被它的物质性所代替,仅仅成为一种农具的符号。所以挖掘、整理、记录制作技艺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尽管制作的技艺过程失去了实用性,但是它的制作过程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

关中场畔农具

手工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

西安市高陵县

涉及民族

汉族

高陵县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倚西安,西临咸阳,东与临潼接壤,北部与三原县毗邻。西安市辖域北部,距西安市钟楼和咸阳国际机场20公里、新市政中心仅7公里。西铜、西禹高速公路横穿南北。县域东西相距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286.03平方公里,全县辖3个街道办,5镇及2个管委会,总人口33.53万人。古有“黄壤陆海”之称,今誉为八百里秦川的 “白菜心”。“泾渭分明”自然景观文明遐迩。

高陵境内地势平坦,为十三朝古都长安的京畿之地。 渭河自西向东流经县域南部,县内流长20多公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最高温度41.4℃,最低气温-20.8℃,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212天。年平均日照2247.3小时。年降水540毫米左右。

关中是指西起宝鸡、东到渭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南有秦岭,北有北山山脉,渭河流域低而平坦,河床甚宽,河水长期冲击泛滥,形成肥沃的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渭河支流众多,自古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关中的农业历史最为悠久,农耕文化较为发达。

分布

区域

现西安市、咸阳市属县、渭南市属县

郭新民,1946年生,1965年随岳父韩全发学木匠,以给生产队制作大车、木犁、场畔农具碌碡、簸枷、木杈、木锨、推耙(也叫拥爬)等农业生产对大集体时的木工农具为主。韩全发1914年生,渭南人,解放前流落高陵,开始以短工维持生计,后随本县姬家管委会小村仁村任聋子学做木匠活,解放后,落户到西苏村。终生以乡村木匠的身份为生产队,农户制作各种生产生活木制用具后传艺于大女婿郭新民。

一、木杈制作技艺

(一)选料备料及规格

1、选用质地坚硬的槐木;

2、木杈的规格一般有4股、6股和10股;

3、4股杈用于摊场、倒场,6股杈用于起场时捡拾起场后遗留的长麦草,10股杈,也叫撒杈,用于起场最后一道工序,是将起完场,拾完遗留麦草后,将撒落在麦粒上较短的麦草撒去,齿刺较密。

4、构成木杈的主要原件有杈齿、框桄、杈把,辅助件有木楔、钉子、掩铁片等。

(二)制作技艺

(以一把四股杈为例)

1、将解好的宽度为四公分的槐木板铺在地上,把杈齿的样板覆于木板上,画线。杈齿一般有翅度,呈弯状,后半截11cm,前半截      33cm,承圆弧状,从后向前逐渐刨薄,为齿;后半截短,头为方状,为向两道桄中插入固定;从前桄根稍微向上翅,以20—25度角为宜,画线的多少,以所需数量而定。

2、框桄画线。一把杈一般情况下有两根框桄,一长一短,长桄的尺寸36cm,短桄的尺寸33cm,按照尺寸在木板上画线。画线的多少以所需数量而定。

3、锯割。将划好线的木板,按踏在木匠凳上,按照划线进行锯割。

4、刨光。将锯割好的杈齿与木桄放在木凳上进行刨光,杈齿一般情况下一次就基本刨光成型。

5、框桄画卯线。一个框桄上画四个卯孔,卯线的划法是有一定斜度的,以便装上齿,杈梢稍微宽于后端3寸;前桄的侧面画一个长1寸2、宽4分的卯孔,前桄使用5分大的锉子锉,后框桄用4分大的锉子锉,前桄孔用于装杈把。

6、打卯。也叫掏卯,用木工凿子按照卯子的大小,将框桄凿透,再将前桄侧面的大卯凿透。凿的程度要方是方,正是正,斜度在卯里。

7、组合。将刨好的杈齿与框桄组合成杈头,要求是卯合紧凑,不松动。

8、打眼。在杈齿与桄攥合的面部中间,用木钻钻一孔,用木楔楔实即可。木楔的楔入有带胶与不带胶两种,把式做活一般不带胶。这样杈头经过两次组合卯楔就成功了。

9、上杈把。杈把一般选用适当粗直溜的硬杂木棍即可。用锯子将一头锯成扁方状,尺寸与卯孔相同,将前扁方卯楔入前桄侧面的卯眼中。安装时将杈把与后桄的接触处砍出方槽,使其正好卡在后桄上。然后从桄与把接触处的上方用木钻钻眼,最后用铁钉与卯片将把与桄卯紧即可。

二、秸杈制作技艺

1、选用槐木,按照尺寸及各部件的形状选择各个部件需要的木料。

部件名称

数量

备注

(单位:cm)

秸杈辕

200

45

45

2

 

手把

66

45

45

1

 

前1桄

43

410分

310分

1

 

前2桄

65

510分

310分

1

 

前3桄

58

315分

3.5

1

 

整个大桄

68.5

3.3

 

1

 

杈齿长

200

4.5

 

5

 

刺前压桄

150

0.4

 

1

 

扶帮

42

7

5

3.3

1

 

 

大桄卯孔为渗卯,大进小出,进面9分大,出面6分大,宽4分,

竖子划卯。竖子,即秸杈将齿的大方木,是连接齿与辕桄的重要部件。秸杈竖子的卯孔全部带有斜度,用8分锉子锉,安装叉齿的卯孔斜度为1寸2分,共打6个卯孔。

秸杈齿。杈齿的长为200公分,宽为1寸3分5,高为1寸2分,用墨斗摔线,将6根杈齿按照线条锯出。

夹耳子。夹耳子共4根,用于秸杈上夹住轱辘。夹耳子承两边薄、中间厚状,外面薄1分厚,按照尺寸将夹耳子锯下,用刨子推平,下方打圆卯,直径2寸。

秸杈轱辘。秸杈轱辘共2个,承圆型,半径4寸8,原点处打8分宽的正方形卯孔。

秸杈挡板。秸杈挡板上的卯孔无固定尺寸,需用挡板在安装好的杈齿尾部比划来确定卯孔的位置,但卯孔的位置需位于挡板宽度的中央。

安装。首先安装大辕,大辕上有两个不透卯,中间一个透卯,共两根,再安装3个桄,三个桄上有两个承梯形状的开口卯,将桄两边的公卯楔入大辕中的两个不透卯。然后安装杈齿将杈齿上公卯楔入竖子中带有斜度的6个卯孔。然后安装轱辘,安装时需要中间承正方体、两边承圆型的柱状铁柱,将铁柱的圆形与夹耳子的圆卯安上,保证能顺利转动,然后将中间的正方体打入轮中,楔入时要用力,保证楔入不打滑,然后将夹耳子安好,再将夹耳子的公卯头打入大桄的卯中,

三、簸枷(碌碡的框具,常言说,牛大有破牛法,碌碡打了有簸枷指的就是它)

1、两边桄承弧状,即选用一根带有翘度的直径为7寸的圆木顺纹从中间锯开,形成一合同翘度的半圆木大桄。利用木匠尺和墨斗量出木料的最长对角线,长度为75公分,在两桄的中间部位凿一个方2寸的孔,以便安装窍蹄子,每根簸枷夹桄头凿条型卯。

2、连接簸枷的前后横桄,桄的两头用锯勒成条型公卯,以便与簸枷桄两头连接。待各项工序完成后,即可组装簸枷。

3、翘蹄子,也叫猴,是连接簸枷与碌碡的关键部件,猴头对着碌碡窝子,负责转动时牵引碌碡与转动碌碡。一般木料选择枣木或槐木,硬度高耐磨。后来,有了生铁铸造的翘蹄子。安装翘蹄子时外面的装成死的,内里为活的,以便安装簸枷。

翘蹄子外面是死卯。

四、木锨

1、购买原料,木锨板的原料通常为复合板,在市场上购买单个的锨板和锨把。

2、锨板承上小下大,两边宽缩小5分,然后用刨子将锨板口磨平,用木匠尺找出锨板的中间点。

3、锨把购买时一头已削好,将削好的一头,用斧头将四棱削平平滑,锨把头用斧头削成梯形,并且将锨把的头部砍出二棱以固定锨板。

4、将锨把放在锨板中间点上,用尺子量两边相同的位置距离,铅笔划线,用木钻在锨把上钻眼,将铁钉钉入钻眼中,后面用冲筒子将钉片固定钉头,然后用钢锯将多余的钉头锯掉,再用斧头将钉头砸扁。钉入一个铁钉后,需要木匠根据经验,将木锨把和板调整在一条直线上后,在锨把与锨板的第一个钉头7公分处,也就是边缘处继续钉入铁钉,在钉入第二个铁钉时,将锨板多余的木料削成两边薄、中间厚的形状,中间钻眼与锨板和锨把契合,钉上钉盖,后将钉头锯断后开口,最后用刨子在木锨背后将木锨头刨成斜度口。

1、原料特征:

槐木产量大,质地坚硬,经久耐用;

2、工艺特征:

根据实践经验制成,斜度、间距均称合理,卯窍紧凑,坚固耐用。

3、使用特征:

窍道合理,使用得心应手,美观实用。

    人与动物典型的区别在于能制作生产工具,会使用工具,能在工具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地完善工具的形状,并按其实用分类制作工具。场畔工具的制作,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实践里中不断地总结实用性中,逐渐形成并固定的一套专用工具。而制作这套专用工具的技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更迁移,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遗留的器具,成了农耕博物馆的陈列器,尽而递增到文物的行列,其制作技艺与辅助人类进步文明的一面逐渐被它的物质性所代替,仅仅成为一种农具的符号。所以挖掘、整理、记录制作技艺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尽管制作的技艺过程失去了实用性,但是它的制作过程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场畔木器工具包括秸杈、各种杈、木锨、推耙、碌碡簸箕等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生产模式被打碎,生产场所已不复存在,所以大农耕时代的生产工具,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特别是场畔木器工具,经过三十多年生产力关系的变迁,已彻底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仅仅成为场畔农具的符号,或已成为农耕博物馆的陈列物,成为老一代农人的记忆。所以存续的状况是匠人是空有手艺无处使,原有的木器工具在逐渐地消失成为摆设。故抢救和保存记录这门手工技艺是对历史的负责,是对后世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关

制品

及其

作品

工具:钢卷尺、角尺、框锯、斧子、木锛、木匠尺、凿子、推刨等

制品:小4股杈,用于摊场、起场、倒场使用;

大4股杈用于将起好的秸秆堆成堆,在秸秆地用;

10股杈用于在短秸秆中撒选处长秸秆;

秸杈、木锨、推耙、碌碡簸箕.

 

代别

姓名

性别

生卒时间

年龄

地址

备注

第一代

任聋子

生卒年不详

 

姬家管委会坡底小村仁村人

耳聋

第二代

韩全发

1914—1984

享年70岁

通远镇官路西苏村

 

第三代

郭新民

1946—

现年68岁

通远镇官路西苏村

 

 

(群体)

郭新民,男,1946年生于高陵县通远镇官路西苏村。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

1、  已公布为高陵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  已完整地进行了口述技艺流程记录,包括每一个细节及关键部位的技术参数。

3、  已完整系统地对制作技艺的全过程进行了影像资料的拍摄。

4、  已帮助艺人,将技艺的重要性、传承中遗留下的工具,资料进行了再保护的宣传。

5、  经过这次普查,认可、原生态下的制作再现,使很多濒临失传的细节,进行了重温巩固,并恢复了原有的制作过程达到制作技艺产品的可观性、可触摸性、直观性。

6、  通过这次实际的操作,艺人即认识到技艺的重要性,又得到了实惠的补贴,激发了积极的传承意识。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1、2014年已公布为高陵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并向市非遗处申报市的名录。

2、通过这次实际的技艺流程的复原再现,从文字、影、像、录音四个方面建立了技艺档案。

3、通过文本的整理、影、像录音资料的整理,已完整的刻制了全部影像、音频保存资料片。为长欠保护、保存原生态的资料做好了储备工作。

4、已纳入了2014年保护、传承的范畴,并对传承人进行物质的支助。

5、2014年通过华商报、西安日报及全国二十九家网络媒体进行了宣传。

6、通过县、市、省级的逐年升级申报,每年加大投资力度,着重保护艺人,注重深挖技艺内涵,逐步完善技艺流程细节,达到技艺流程完美再现的目的。

7、通过认真、细致、扎实的访问记录,影像资料的收集,深入地研究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内涵,编著一本《关中场畔农具技艺实录》即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又给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关中场畔农具手工制作技艺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