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
项目介绍

 周至楼观台老子礼仪

一基本特征

属    地

周至

项目名称

楼观台老子礼仪

申 报 者

周至县文化局

负 责 人

 

通讯地址

 

邮    编

 

电    话

 

传    真

 

 

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自唐代以来,日臻完善成熟并形成以下特点:

1、思想文化同宗教文化相融合。即国家对思想文化圣哲老子的祭祀,同道教对尊神太上老君的祭祀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2、国家祭祀同民间祭祀、道教祭祀相结合。

3、规模大、价格高。祭老的规模宏大,参与者多,且有政府参加,同祭孔鼎立,是中华民族三个祭祀活动之一。为国家级的规模。

4、以庙会为载体,聚集了美术、音乐、戏剧、工艺、演艺等多种民俗文化内涵。

 

                     二基本内容

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由三种不同类型融合而成。

一、社稷祭祀(主要由皇家或国家机构祭祀)。

(1)鸣奏黄钟大吕(或其它国家大典乐曲)。

(2)表演国宾舞(如唐乐舞)。

(3)由主祭人(政府官员)读《老子颂》之类的祭文。

(4)行祭拜礼(全体祭祀人员依序列队在音乐伴奏中行跪拜礼或鞠躬礼)。

(5)在音乐伴奏中列队绕场,次第退散。

二、民众祭祀

(1)锣鼓演奏(高雅肃穆)

(2)鼓乐演奏(集贤古乐或军寨道情)

(3)献大蜡、献纸活(由各村镇依次献上并行礼,民乐演奏)

(4)诵经(内容不一,音乐伴奏)

(5)进香祭拜(锣鼓伴奏)

(6)龙舞(老子被喻为“龙”)牛斗虎(传说为老子骑的青牛同赵公明骑的黑虎)(锣鼓伴奏)散祭。

三、宗教祭祀

(1)选择黄道吉日,沐浴斋戒,设置祭坛。

(2)请主进位,青龙白虎持笏立左右,道众立左右,高功上香。

(3)吉时升坛,俯拜上表。

(4)道众同拜,以表诚意。

(5)宣读偈赞鸿音(赞老子的诗文)

(6)参礼、按班上香行礼、诵咒(以上仪程均有金、鼓、磬等道乐演奏)。

三种类型有时齐全,有时备其二,或一。

 

                      三历史渊源

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起源于道教祖庭圣地,道文化发祥地楼观台,据载,春秋时期,周大夫尹喜在此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其地始名“楼观”。一日,尹喜瞻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将过,遂于涵浴关等候,并迎来圣哲老子来此楼观宅第。老子遂在南面一山岗上讲说了《道德五千言》。也称此岗为说经台。

次年,老子仙逝,众人将老子葬厝于楼观西山那个自然石洞中,世人遂称安葬老子的这座山为“大陵山”,以合“老子天下第一”之赞誉。又将安厝老子的石洞称为“吾老洞”。我国北朝时期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日:“就水出南山就谷、北廷、大陵西、世谓之、老子墓”,即指此。清代陕西巡抚大金石学家毕沅在大陵山下,就水之滨,立有“周老子墓”碑,至今犹存。

其后周穆王追寻老仙躅来楼观建立了“楼观宫”。秦始皇好长生建“清庙”于楼南,汉武帝喜神仙筑,“望仙官”于观北。

东汉末张道陵创立道教,尊老子为道主,《道德经》为基本经典。老子被誉为道教尊神太上老君。由此,楼观台被成为道教祖庭圣地和道文化发祥地。祭奠道教老子的活动更进一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楼观祭祀老子的活动方兴未艾。隋朝大规模修茸楼观,祭老活动更加隆重。

唐朝建立后,为了抬高李唐皇室的地位,追老子为先祖。改楼观为宗圣观,将其作为皇家祖庙,楼观进入鼎盛时期,每年举行对老子的祭祀活动。使得祭祀老子的活动达到了有皇家参与的至高境界,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祭祀黄帝、孔圣、老子三足鼎立的局面。

宋朝改宗圣观为顺天兴国观,设专门机构管理祭老活动,元朝楼观再兴,更名宗圣宫,祭老活动长盛不衰。明清时期楼观台祭老子的活动仍然延续着。

历史上先后有60余位帝王来楼观祭祀老子,而在民间,人们为了纪念老子,在东楼观,设立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日为正会,会期共六天,在西楼观,老子诞辰之日即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设立庙会,开展祭祀活动,参加祭祀活动的民众有十几万人,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远、驰名遐尔。延续至今。

 

 

                四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所在区域

地理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周至县楼观镇道教祖庭圣地楼观台风景区,位于周至县城东南三十华里,西安西南150华里。北距西宝公路18华里,西安107环山旅游公路从其北端绕过;西靠黑河及历史名刹仙游寺;东连财神赵公明故里赵大村;南通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植物园—秦岭自然植物园。楼观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道教祖庭圣地”、“道文化发祥地”。楼观台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景区内人口110000余人。楼观台分为东楼观和西楼观两部分,东楼观景区南依终南山,千峰耸翠,田峪河和就峪河两水夹流,山青水秀,松林万顷,翠竹千畴,风景如画。古云:“关地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景色与风水俱甲于天下,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景区内现有唐王朝皇家祖庙宇圣宫、老子说经台、古基督教唐朝来华建立的大秦寺塔,八仙胜迹吕祖洞等60余处历史名胜古迹。还有百竹园、百花园、珍兽馆等森林景观。西楼观是圣哲老子的墓坟,被称为大陵山,为秦岭大龙逸出之余脉,山体竹树葱笼,山顶有吾老洞、老子祠、王皇庙、紫云楼、王母宫、三清殿、关帝庙等古迹建筑。

 

                      五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1999年,香港人士叶华木先生集资80万元建立老子汉白玉尊像。周至县政府组织揭像典礼。其中,研讨并应用了传统的楼观台祭老礼仪。

2、2001年,周至县政府同西安市政府举办首届老子文化周活动。其中把祭老礼仪作为重要活动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从2001年至今,每年都要举办老子文化周活动。

3、2000年周至县政府会同陕西省文史馆在西楼观举办了公祭老子活动。

4、周至县文化馆把楼观台祭老礼仪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挖掘、保护。

5、周至县文化馆组织,成立了周至县民俗礼仪研究会,对祭老礼仪的保护问题开展理论研究。

资金投入情况:

2001年周至县政府连同西安市政府投资100万元举办“西安市首届老子文化周”活动,其中包括对祭老礼仪的挖掘、研究和实践。

2000年周至县政府连同陕西省文史馆投资100多万,在西楼观举行了公祭老子活动和老子文化研究。

楼观镇政府,所在区域村组,群众对祭老礼仪活动的投资已逾十几万以上,楼观台道观对此项目投入资金5万余元。

保护内容:

为保护祭老礼仪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县文体局负责管理,周至县民俗礼仪研究会做实际工作,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监查督促。保护计划如下:

1、开展深入全面的普查、调研,掌握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的历史起源、沿革、价值以及现状。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建档。为研究工作提供资料。

2、开展多级别,各种档次的理论研究工作。召开专家学者,业务人员,道教人员理论研讨会。对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进行总体和分类研究。

3、组织楼观台祭老礼仪民间祭祀活动学习班。培养礼仪人员,学习传授祭品制作工艺中,演练其中的演艺节目。

4、同楼观台道观协调为挖掘保护宗教祭祀礼仪制订计划。

五年计划:

时 间:2006年

保护措施:普查调研,彻底摸清楼观台祭老礼仪历史、现状价值等情况。

预期目标:形成完善的档案 

时 间:2007年

保护措施:普查调研,彻底摸清楼观台祭老礼仪历史、现状价值等情况。

预期目标:形成完善的档案

时 间:2008年

保护措施:成立各种级别的研究机构,组织学者和业务人员研讨会,对楼观台祭老礼仪进行多级别及档次的总体和分类研究。

预期目标:拿出较为成熟的理论成果。

时 间:2009年

保护措施:成立各种级别的研究机构,组织学者和业务人员研讨会,对楼观台祭老礼仪进行多级别及档次的总体和分类研究。

预期目标:拿出较为成熟的理论成果 

时 间:2010年

保护措施: 2010年培训楼观台祭老礼仪的各个程序的活动。使各类别内容,融合协调为一体。

预期目标:使楼观台祭老礼仪在2010年能够完美展示于世人。 

保障措施:

1、建立由专家学者为顾问的,文体局领导为组长,民俗礼仪研究会领导,村上领导为副组长的“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挖掘保护领导小组”。

2、成立以民俗礼仪研究会楼观台分会为基础构架的“楼观台祭老礼仪”理念研究室。

3、县政府每年从财政上拨出专款,用于对楼观台祭老礼仪的演练,组织和宣传。

 

 

经费预算

其依据说明

1、普查调研,完善资料的整理、归档等资料建设费用20万元。

2、成立“楼观台祭老礼仪研究室”,开展理论研究的费用10万元。

3、培养楼观台祭老礼仪司礼人员、演艺人员,以及整体演练的培训演练费用10万元。

4、举行“祭老礼仪”的组织和宣传经费10万元。

5、编辑出版发行《楼观台祭奠老子礼仪》一书,10万元。

6、保护楼观台祭老礼仪传承人(10人)生活补助5万元。

地方配套资金:

备注:合计75万元

 

                    六濒危状况

新世纪以来,在以德治国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人们对挖掘弘扬道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楼观台祭老礼仪活动重新得到重视和提倡。尽管如此,楼观台祭老礼仪还是存在大量的问题,濒临窘境。

l、明清两朝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加强,思想意识上强化忠于君主的儒家思想,而排斥包括道家在内的其它思想,故对老子的推崇和祭祀日见衰微。数百年来,楼观台的祭老礼仪活动,渐表现为宗教祭祀和民间祭祀,由政府主持组织的国家公祭活动较少。

2、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对挖掘和利用古代文化的工作尚未到位。楼观台的祭老礼仪活动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楼观台的祭老礼仪处于民间状态,国家公祭老子礼仪的仪程,已渐失清晰,亟待整理、抢救。

3、解放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楼观台祭老礼仪活动几经中断,执礼人员后继乏人,民间祭老礼仪活动亦因缺乏组织,没有经费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而数次锐减,规模缩小,面临窘境,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七主要价值

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在中国民族祭祀礼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2001年西安市首届老子文化周活动在楼观台举行。其中的祭老礼仪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兴趣。诸多媒体竟相报道。挖掘、整理楼观台祭老礼仪,其价值如下:

1、历史价值

楼观台祭老礼仪历史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研究、挖掘楼观祭老礼仪,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民俗文化、老子文化、宗教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2、文化价值

楼观台庙会同我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密切联系在一起,挖掘、研究楼观祭老礼仪,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及文化典籍《道德经》的研究和传播;对于宣扬中国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同时也是挖掘、研究、展示、发展民间美术、音乐、演艺、工艺等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3、社会价值

黄帝为中华民族之根,儒家文化为中华文化之本,道文化为中华文化之魂,楼观台祭老礼仪的开展使建设中华现代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了旅游文化发展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八传承谱系

代别

姓名

姓别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传承

方式

学艺

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黄文秀

不详

小学

师承

20年

楼观镇西楼村

第二代

田万林

不祥

初中

师承

25年

楼观镇西楼村

杨春茂

不祥

小学

师承

20年

楼观镇东楼村

第三代

刘智思

不祥

小学

师承

22年

楼观镇西楼村

第四代

杨天平

1966年

高中

师承

20年

楼观镇东楼村

杜占武

1947年

高中

师承

25年

楼观镇西楼村

 

 

                  九相关器具及制品

相关器具

制品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