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水官祭祀
项目介绍

基本信息

属    地

西安市长安区魏寨街办

项目

名称

太平水官祭祀

申报者

魏寨崔家街太平堡

负责人

骆毅

通讯地址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

邮   编

710100

电    话

029-85292415

传   真

029-85292415

电子信箱

123116130@qq.com

 

 

 

 

 

 

 

 

 

 

 

 

 

西安市长安区魏寨崔家街的太平堡地处白鹿塬和风凉塬之间,据险而立、双塔共拱、势镇四方,东北望前卫镇、西南观引镇、东南及汤峪镇、西北控鸣犊镇,历史悠久,人文深厚,以太平而名,也是人们对太平盛世的美好向往,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深深寄托。崔家街历史悠久,据《类编长安志》、《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长安县志》等书记载:崔家街村始建于唐代,宋、金之季修建太平堡。因为有古太平堡,所以自古以来“水官”称为:“太平水官”,每逢正月十六太平堡庙会,“太平水官”游水日,观者上万,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到处是欢笑的海洋,人们忘记烦忧,为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手舞足蹈,喝彩叫好,为着国泰民安、安居乐业而祈祷,为着“太平水官游水”而欢欣鼓舞,歌唱美好的明天。

崔家街村过去在秦岭太兴山白衣古洞(太兴山南天门下观音古洞)取水,由于交通不便和财力有限,故每隔三十年方组织一次取水活动,将取回的神水悬在村东白衣洞内,每年春节举行一次游水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游水仪式和迎春社火结合在一体。而作为“太平水官祭祀”活动的形式一直保存至今。以达到人们祭祀先贤不忘乃祖,祈求太平盛世的心愿。

 

 

 

 

 

 

 

 

 

 

 

 

 

 

 

 

 

 

项目说明
 

类别

民俗

代码

09

    

根据调查和了解,在西安城周围仅长安区魏寨崔家街有“太平水官祭祀”。其中保留有“太平水官祭拜水楼”和“祭拜社火祖师爷庄王老爷”这一民间传统文化。

 

 

 

 

 

 

 

 

 

 

 

 

 

 

 

 

 

 

 

 

 

 

 

 

 

 

 

 

 

 

 

 

 

 

 

 

 

 

 

 

 

 

 

 

崔家街太平堡历史悠久,据《类编长安志》、《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长安县志》等书记载:崔家街村始建于唐代,宋、金之季修建太平堡。因为有古太平堡,所以自古以来“水官”称为:“太平水官”,每逢正月十六太平堡庙会,“为太平水官”游水日。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传统文化几千年以来,人们对于祭祀必是严恭寅畏,不可丝毫之差。太平水官祭祀是人们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水文化的延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耕文化人们依水而生,伴水而在,随水而长。从单纯依赖自然赋予的水资源,到能动地改造利用水资源,反映了古代人类从生存到发展的文明历程;而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正是基于这段文明的历程得以产生且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国人民有着光荣的治水传统和抗洪精神,从共工氏“雍防百川”到大禹“疏浚九川”,到近代的李仪祉水利报国;兴修长江葛洲坝、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水库。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水文化的关系。中国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人类有生以来,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的重要资源,人类对于水兼有的养育和毁灭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既爱又怕,产生了水崇拜,通过赋于水以神的灵性,尤其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对水更是敬之有加。

作为我们的本土宗教道教,神因人而置,人因神而灵,生为圣贤,死为神仙。其中有许多神灵都是生前为人们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圣贤英雄,死后基本都被道教做为神灵祭祀。“天、地、水”三官,又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领袖尧、舜、禹的化身。尧、舜、禹之所以被道教奉为三官大帝,是因为尧时敬天爱民,上有天相,以风调雨顺而被后人尊为天官;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以国泰民安而被后人尊为地官,后人常说 “尧天舜日”,可见对他们二人敬仰之至;在《夏书》中载到:禹继承父志,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治理了水患,奠定了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发展成就了几千年以农立国的民族精神,大禹王之功德无量,故被后人尊为水官。尧、舜、禹三位先圣,被后人推崇为天、地、水三官,年年祭祀,代代相传。

过去以农业立国的时代,水又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障,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利用和治理水的设施远远不够,希望通过神灵的力量来完成许多愿望。人们通过祈祷水带来生活的安宁、农业的丰收和家庭的幸福。

“庄稼要得乐,祈水、抬社火”,祈水是人们将所希望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理想,付诸于实践过程中的一项活动。崔家街村过去在秦岭太兴山白衣古洞取水,由于交通不便和财力有限,故每隔三十年方组织一次取水活动,将取回的灵水悬在村东白衣洞内,每年春节举行一次游水仪式,后来将游水仪式和迎春社火结合在一体。而作为“太平水官祭祀”形式一直保存至今。每逢祭祀之日也是人们祭祀先贤不忘乃祖,祈求太平盛世的心愿。 

在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土地是立足之本,水和火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远古时期由于人们对土地和火的崇拜,逐渐形成了祭祀土地之神社与火的风俗。随着这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善,使得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人们互庆丰年、共祈福祉、与民同乐、放松心情的大规模群体活动。

长安是周、秦、汉、唐时代的京畿之地,文化渊源深厚,遗存丰富,广大农村较为完整的保留着传统文化的遗脉,祭祀文化正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从现有的实物和乡村人们心口相传的轶闻旧事中,可以了解到长安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太平水官祭祀仪式是长安乃至西安地区保存着的关于水文化的载体,向人们弘扬着农耕文明的诸多信息。

 

 

 

 

 

 

 

 

 

 

 

 

 

 

 

 

 

 

 

 

 

 

 

 

 

 

 

 

 

 

 

 

 

 

 

 

 

 

 

 

 

 

 

 

 

 

 

 

 

 

 

 

 

 

 

 

 

 

 

 

 

 

正月十六日崔家街村的传统庙会,人们会聚在一起为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欢歌载舞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这一天祭祀的高潮是太平水官和社火祖师爷庄王老爷祭祀仪式,因为有古太平堡,所以自古以来“水官”称为“太平水官”也是人们对太平盛世的一种美好期望和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深深寄托。

正月十六日午时,人们敬香祈福,所有社火队伍聚集于白衣堂前,举行祭祀仪式,先有村中三老四少和善男信女拜祭水楼,接下来由“太平水官”拜祭水楼,水楼出巡。接下来在太平堡下由社中三老、传承人拜祭社火祖师爷庄王老爷,最后“太平水官游水”开始,这一切都是以传统亦规亦距,不能有丝毫马虎。所有这些就是“太平水官社火”出巡游水表演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观看的高潮。                           

事前由社火局和居士们出面选水官,属相必须是龙,相貌堂堂,仪表人才,威武高大者来担任此职。选好后,由以前的水官扮演者和热心的老者们作相关的示范动作训练,晓谕注意事项。其他人员按各自的分工积极准备。  

 祭祀内容其详细内容基本如下:                                                                                                                                                  

一.装 扮:正月十六日早上六点,所有的工作人员按各自的分工,到自己的岗位上开始自己的工作任务。“太平水官”先在白衣寺庙中白衣菩萨前,净手焚香、行礼祭拜后更换服装,等待其他进香队伍集中在一起。(太平水官在菩萨前行完礼后,毕恭毕敬的端坐在白衣堂内,谨遵以下忌讳:不得随便开口讲话特别是和女人讲话,不能进食,不能用女人用的手绢等物,不能随意走动,不能让他人乱动衣物和手中大刀)                   

二.上香请水官:中午十二点,所有游乐的队伍,到白衣寺上香请“太平水官和水楼”出巡。

三.太平水官祭水楼:所有的队伍聚集于白衣堂前排列整齐后(其顺序为:社旗、锣鼓、水官仪仗、太平水官水楼、锣鼓、秧歌队、平台社火、芯子、高跷、彩车、锣鼓),在白衣堂内举行祭拜水楼仪式,先后顺序为:

1.鼓乐齐奏、

2.鸣炮

3.请太平堡下三老四少共祭水楼

4.请太平堡下十方居士共祭水楼

5.恭读祭楼祝文、挥卷

               祝   文

时为 *  *年春正月十六日吉时,太平堡下四方民众于古太平堡下白衣堂前,恭祭于尧、舜、禹先王之“天、地、水三官”之楼,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祈盼于风调雨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祈盼于国泰民安,下元三品解厄水官、祈盼于安居乐业。再告:太平堡上神灵,崔家街村历代先贤,共祈盼于年年岁岁,国呈太平,四方民众安居乐业,长享盛世。

           礼成尚飨    

                        太平堡下四方村民共祭

                        **年春季正月十六日吉时

6.水楼开光

7.太平水官拜楼

8.恭请太平水官、水楼起驾出巡

四.祭庄王:“太平水官社火”队伍出行至太平堡下,将庄王老爷香案已移在十字街前,举行祭拜社火的祖师爷庄王老爷。先后顺序为:

1.鼓乐齐奏

2.鸣炮

3.太平堡下社中三老祭拜庄王老爷

4.恭读祭文、挥卷

              祭 庄 王 老 爷 文

时为* * 年春正月十六日吉时,太平堡下四社民众恭祭社火祖师爷“庄王老爷”,期盼于“太平水官迎春社火”出行游水平安顺利,共祈天下四方、长享太平盛世,四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行文至此,共祈太平堡四面八方,年年岁岁,物阜民康,文运承传,人才辈出,世世延绵。

        礼成吉祥            

                   太平堡下四社民众恭叩

                   **年春季正月十六日吉

5.传承人供三宝(笏板、如意钩、宝剑。笏板----代表朝堂之上,如意钩----仙界以上,宝剑---江湖之上)

6.社火局长行礼、发号出巡

五.出巡:祭拜结束后由社火局长发号司令队伍出发,宣布:“某某年崔家街太平水官社火”游水出巡开始。     

六.送水官:“太平水官”游水结束后,社火队伍将“太平水官水神楼”送至白衣寺内,方可回家。                                                          

七.总结集会:在祭祀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社火局的所有成员在社火局集中开会,总结本次活动优缺点和外界人士的评价,安排善后事宜及来年的注意事项。    

 

 

1.明代庄王老爷木雕像一件。                                      2.黄马褂一件。                                     

3.清代光绪年间帽盒一个。

4.清代光绪年间三角红色祭旗两面。                                 5.民国初期(1912)苏绣社火装四蟒五靠等物件。 

6.民国二十五(1936)年祭旗两面。

7.民国初年水官大刀一柄。

 

 

 

 

 

 

太平水官祭祀和祭庄王老爷这一活动的传承代表:清代末期和民国年间先后由崔百志(1887-1954)和崔庆美(1880-1955)、崔庆远(1884-1959)统筹负责社火局所有事宜,太平水官崔维广;建国后传承有第一代;崔岳堂;第二代:崔庆东;第三代:崔勤章;第四代:崔福志。第五代:崔增红、曹永豪。

 

 

 

 

项目论证
 
 

 

“太平水官祭祀”这一项目有效的延续着祭祀文化及水文化,是人们对太平盛世的一种美好期望,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深深寄托。有以下特征:

一.是传承时代文明、展现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太平水官祭祀”集中体现的是原生态的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教育人起蓬勃向上精神风貌,安居乐业的精神生活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形式独特、地方特色浓郁。这一活动保留着一套完整考究的典章仪式,遗风古韵被一代一代地沿传至今,成为大俗与大雅的完美结合,虽然形式每次都有所改变,但那种古老的风范从未改变。

三.形象多样化的展现。这一活动是集传统的人文历史、道德、宗教、礼制、音乐、祭祀、绘画、刺绣、手工、雕刻、锣鼓、秧歌的大集成者,又是与时俱进,传播现代的文明的有效载体。

四.文化底蕴深厚,这是一个为人们展示农耕文明,祭祀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教化人们心灵的活动。

 

 

 

 

一.在西安城南所有的群众性的社火表演形式中,太平水官祭祀水楼仪式和祭拜社火的祖师爷庄王老爷的仪式,仅此一家、传承至今,尤为珍贵。

二.通过“太平水官祭祀”的展示,说明了水在人们生活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人们对水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当今水资源渐缺的环境下,提醒人们爱护、保护水资源,有着深远意义。

三.促进村民之间、社局之间相互来往、互敬互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进一步倡导淳朴民风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

四.在祭祀活动期间,村中自古有;“官大一品,不压乡里”的古训,每个不论身在何处,担任何职,毫无条件的听从社火局的统一安排部署。这一切有利于社会团结,化解平日矛盾,促进人们互相交流,密切党群关系,改善社会风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五.这一活动和社火同时也是一个众人智慧、文化、才艺、创新的大平台,给每个人的提供展示机会。充分体现着集思广益,互相启迪、自强不息、追求完美、努力向上等许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

六.通过群众性的表演,向人们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丰富了人文历史知识、提高了道德情操,教化了社会风气、丰富了城乡民众的精神生活。

七.传承民族文明、教育下一代新人,热爱民族文化、敞开胸襟、兼容并蓄、善取人之长处,化为我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意义深远。于教化新的一代,热爱生活,遗韵久远,福祉绵长。

 

 

 

 

 

 

 

 

 

 

 

 

 

 

 

 

 

 

 

 

 

 

 

 

近百年来的西风东渐,以及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社会节奏的加快。我们的民族文化已到了进退维谷之际,特别是传统的民间文化,更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键时机。                                           

西方文化对我们日常的生活逐渐深入,对下一代的侵蚀深入,盲目崇拜、偏听偏信,再加上错误观念的引导,盲目的认为经济的落后源于我们文化的落伍,使得毫无见地的年轻一代,对自己民族文化及道德标准,审美观、人生观走向边缘地带。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文化几乎到了的断裂和消失的地步,所有这些令许多热爱民族文化的学者专家及各界人士,莫不痛心疾首,大声疾呼。许多传统文化中的精粹项目和崔家街奇险妙绝的社火一样,也到了后继乏人的地步了。

首先年轻一代对历史知识的贫乏,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毫无热情可言,老年人热心传授,青年人不理不睬的远离。使得“祭祀文化”后继乏人,现在年轻一代赶时髦、趋洋节,鄙视本土文化,所有这些,令人感到难安。

人们对传统文化普遍熟视无睹,对其中的历史知识和渊源,毫无兴趣和耐心了解。

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水泥路面的建设,使得许多传统民间活动的表演技术得到限制,已近于消失,人们对此的热心已逐日衰减。许多技艺和表演方式后记乏人,大量的社火文物因保管不当而消亡。

 

 

 

 

 

 

 

 

 

 

 

 

 

 

 

 

 

 

 

 

 

 

 

 

 

 

 

 

 

 

 

 

 

 

 

 

 

 

 

 

 

 

 

 

 

 

 

 

 

 

 

 

 

 

 

 

 

 

 

 

 

 

 

 

 

 

 

 

 

 

 

 

 

项目管理

组织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文化馆

责任人

骆毅

通讯地址

长安区文化馆

邮  编

710100

电    话

029-85292415

传  真

85292415

电子信箱

        123116130@qq.copm

     社火局的组织本属于民间自己的组织,每年搞一次太平水官祭祀的资金来源都是以民间自行集资的形式,如今资金投入现状只能在每年集资的费用中抽出一部分,作为社火道具其他补充。这是所有村社普遍存在的问题。

 

每年春节表演活动的资金少量的投入作为服装道具的补充,吸收加入并培养新一代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列,对祭祀文化和地方民俗的了解,作为新一代传承人的延续。

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太平水官祭水楼仪式、仪仗旗帜,太平水官的赶楼、转楼,祭祀社火祖师爷庄王老爷仪式、庄王木雕像,民国年间社旗、社火服装。《珍珠倒卷帘》一曲的传承。

五年

保护

工作

计划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14

吸收年轻人加入锣鼓队伍,培养《珍珠倒卷帘》的传承和发展,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组成一支年轻一代的锣鼓队伍

 

2015

培养年轻的社火服装、道具管理员,使得社火的传承后继有人

组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服装道具管理队伍

     2016

培养太平水官仪仗、刀艺传承人

使得太平水官代有传人

 

2017

集中培养新一代社火局社火艺术编导、使得社火更好延续

亦能达到独立编导为目的

 

2018

吸收众多年轻的爱好者,加入社火行列,培养大家对社火文化的喜爱,和积极参与

唤醒年轻人热爱家乡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现已成立崔家街民间社火艺术会,由艺术会统一的管理和安排,对现有的历史遗物的保护,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2010年已配备完善了太平水官仪仗旗帜、服装道具。扩大了锣鼓队伍。

依据说明

及   其

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

依据说明

地方配套资金

 

11.6万元

第一年.初步以30人计算,计时一月,置办铜器,费用12000元

第二年.服装道具费用、人工费用20000元

第三年.传承人培训15000元

第四年.培养年轻人员介入学习费用四社24000元

第五年.增添太平水楼等共需资金45000元

 

 

 

 

 

街办、村民自筹3万元

备注

 

民间组织的活动经费以群众自发集资的形式筹集和对外演出的收入作为主要来源,以便每年对社火服装道具补充和人员培养的费用。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太平水官祭祀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