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简介

哑柏刺绣先于手绣,后又引进机绣。

明、清两代哑柏仅有零星商品绣。民国韧期,战乱和饥荒使刺绣艺人死而技息。解放后,哑柏手绣有所发展,绣市得以恢复。七十年代,提倡兴办厂、场,槐花村与西安凤凰刺绣厂挂钩,办起了专业机绣厂。绣工的增加,产品的繁多,外销量的增大,哑柏先后建立了四个较大的专业集散市场。外购商,推销员云集哑柏,绣品销售全国各地,也有推销人员在东南亚目家和饿罗斯等国设点销售绣品。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不断报导,我县著名文艺作家倪运宏先生,以哑柏刺绣为背景而创作的戏剧《花乡风情》和电影《两对半》名声大震,影响极大。

哑柏手绣以平针、齐针、散套针、切针、扣针、绕子针等10余种。虽然针法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上,主要用“扎法”、“挂法”、两种。“扎法”多用于纹样的大实面,所以也确人称扎法为“面绣”,“挂法”多用于纹样的轮廓线,所以也有人称“挂法”为线绣。从效果来看“扎法”的图案比较丰满厚实,“挂法”的图案比较疏而空灵。机绣以平针、跳针、云针、打籽等六大类为主,有针法70余种,八十年代流行贴花,烫花和印花,九十年代流行烫绣、印绣、喷绣等工艺。主要生产枕套、被罩、床罩、台布、门帘、洗衣机罩、电冰箱、电视杌罩、沙发苫单等十大类,100多样花色品种。

    历史渊源

哑柏刺绣可溯源于西周、秦汉初兴,随唐继起,衰落于民国,振兴于今。

周人开发武功时,曾渡过渭水,到南山凿取磨扇。它建都于沣镐,哑柏为王畿地,又有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周礼·考工记》记载了西周人刺绣,练丝和彩绘的情景。《古人尚书》记载“衣画而裳绣,,的六种图案。说明周代时,哑柏的奴隶主贵族中,就流创刺绣品。

哑柏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气候温和,适宜于栽桑养蚕、抽丝织帛,《诗经》已有记载,清乾隆年间,周至县令邹儒大力推广蚕桑事业,并在哑柏建有织帛工场。

秦汉初期,两朝都在县东建有上林苑,修长杨宫,射熊馆等宫馆。文献记载:官墙上裱糊着精美而富丽堂皇的绣品。西汉中期,富豪官宦人家多用绣品装裱客厅。曾做过周至县令的白居易在骆口驿(今骆峪乡)曾写“绣衣不惜拂尘看”《绣妇收》等诗句。

哑柏刺绣业的兴起,宗教、寺庙也用绣品装饰。庙内的幡、帐、伞、桌帏、团垫等绣品庄重而堂皇,天主教神职人员,服饰均绣图案,精美无比。明代周至的戏剧班、社剧装也是民间绣工刺绣。八十年代专业和业余剧团的剧装,均为绣工自产。槐花村刺绣厂也改为戏装刺绣厂,大批绣品销往西北五省和山西等地。

按照哑柏乡俗,姑娘出嫁,必须上等绣品陪嫁,方显姑娘才艺。一是居室绣品门帘;二是床上被面、枕头;三是服饰、凤冠、霞披、裙袄等;四是小装饰品,荷包、香包、飘带等。有的习俗还保留至今

    传承人

详见传承谱系

    传承谱系

哑柏刺绣渊源流长,“历代刺绣多娇美,多少绣女竟折腰”。槐花村张氏(约1884-1958),她从绣六十余载,极善画绣稿,自创新意。仰天村妇尤志贤(1920-2002)老人刺绣,讲究构图饱满,寓意吉祥,善于夸张变化,形象布局,错落有致,阴阳分明,分层施色。常为村内外姑娘出嫁绣嫁衣,凤冠、霞披、裙袄、飘带。为古店绣百花帐,万人伞约30余件昌西村张桂芳,女,71岁,自小跟母亲学刺绣艺术,她的刺绣产品受到大家的好评。田葡萄,女,50岁,自小跟母亲刺绣,她的母亲就是民间刺绣高手,因而她的技术很好,她的产品经常上市,并受到顾客的好评。一位董姓家藏有八条俗称蛇蜕壳式的飘带,每条三节共24节装饰图案,系民国25年(1936年)的绣品,景联村张氏藏有民国32年绣的拥兜,用红线和金线绣成的麒麟送子。

    濒危状况

哑柏刺绣在周至县委、县政府及哑柏镇的大力支持下,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横向比较,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1)、由于手工刺绣生产技术难度大,制作时间长,特别辛苦,年轻人多不愿学,已经是后继乏人。

(2)、手工刺绣的艺人包括传承人年事己高,有的相继去世,有的己不能再亲手制作

(3)、随着现代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绣、电脑绣花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在此情势下手工刺绣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市场萎缩,生存困难,面临着有序传承的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保护计划

为了保护哑柏刺绣,从2006-2010年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县文化馆负责组织实施,县文化体育局负责管理,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监查、督促,保护计划如下:

(1)、进一步全面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哑柏刺绣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价值等全部状况,录制专题片,把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2)、保护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结合外出进修等方式,培养年轻一代的手工刺绣人才。

(3)、每年拨出一定经费,保护哑柏刺绣老艺人。

(4)、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召开有关专家理论研讨会,对哑柏刺绣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

十年保护目标:

利用现代化,科技化手段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哑柏刺绣》工艺资料。

组织专家,对《哑柏刺绣》,继续研究,改进,创新,提高绣品质量,打出陕西,打出潼关,走出国门。

培养500名青年手工刺绣人才。

成立刺绣传统工艺作坊,全面恢复刺绣传统制作工艺

五年保护计划:

时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06年

进一步全面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哑柏刺绣》的渊源,发展过程及价值等。

完善普查,资料整理为主的基础工作。

2007年

2008年

组织举办民间工艺培训班,培养一批青年人才,成立刺绣传统工业作坊,把保护法中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

1.培养《哑柏刺绣》制作艺人500名。

2.出版《周至民间美术工艺》一书,其中包括《哑柏刺绣》

3.让传统刺绣在全县普及,并与经济市场接轨,不断改进创新。

2009年

2010年

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建立有专家指导的,文化馆长为组长,镇领导为副组长的哑柏刺绣保护领导小组。

举办刺绣传统技艺培训班,请老艺人传授经验和技巧,并现场督导,定期开展刺绣工艺竞赛活动,提高工艺水平。

县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对《哑柏刺绣》工艺进行保护使其发扬光大。

县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哑柏刺绣》老艺人的生活补助。

建立机制:

成立县级。镇级。村级,文化部门四级民间艺术保护小组,建立县,镇,村三级民间艺术保护网络,建立以文化工作方向,保护工作位置,干部职责,资金投入及方面为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建立现有老艺人,年青艺人,专家步调一致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加强刺绣博物馆的建设,充实收藏内容。

现有的《哑柏刺绣》工艺与不断创新,提高技艺,协调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普查完善资料,整理,影像,图片,存档各需5万元。

培养《哑柏刺绣》青年人才500名各需20万元。

《哑柏刺绣》老艺人保护生活补助15万元。

成立刺绣传统工艺作坊,打造品牌产品需50万元。

总计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