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简介

“高陵扎花”是一种刺绣和布艺相结合的独特的工艺形式,它的一些品种和技法在全省范围内极为罕见。从研究其现存的实物外形和内涵来 断定,最早可溯源到西汉。由于高陵所处的独特的历史地理位置,高陵扎花形成了具有典型关中特色的民间流派和宫廷流派两大派别。

解放前,高陵扎花艺人遍布各村镇,扎花内容题材广泛、品种繁多,留下许多传世佳作。文革时期,高陵扎花被作为“四旧”内容受到冲击,扎花艺人受到打击,扎花队伍逐渐缩小,一些传统的扎制品种也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范围。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工业技术逐而取代传统的手工劳作,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无人再愿学既费时又费力的手工扎花技艺,导致当今仅存的一些民间流派和宫廷流派的代表老艺人的技艺无法传承下去,高陵扎花濒临灭绝。

    历史渊源

高陵县在四、五千年前已有人类活动,二千三百多年前秦孝公即在此置县,是一个在民风民俗方面最典型的陕西关中传统县,剌绣是古代劳动妇女女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从小就要学习纺纱织布,裁衣刺绣,由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不知名的刺绣高手。高陵人称刺绣为扎花,高陵扎花是一种刺绣和布艺相结合的独特的工艺形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其扎花发生、发展的历史理应与中国刺绣的发展历史同步,但因为其制品的不易保存性,和没有足够的文献或其他依据不能妄下断语。因此,对高陵扎花的历史渊源,只能从研究其现存的实物外形内涵来断定其发展的历史。如扎花制品十二生肖鞋之鼠鞋上的“老鼠吃葡萄,多子多福图”,最早可溯源到西汉。

民国时期,高陵扎花艺人遍布全县各乡镇,扎花题材很广,主要有老鼠吃葡萄、鱼戏莲、独占鳌头、喜鹊登门等,品种也比较多,有虎头鞋、裹肚、衣裳之类,文革时期,扎花作为破四旧的对象遭到批判,扎花艺人受到打击,文革后,一些杰出老艺人相继过世,现存老艺人已很少,艺人传承方面出现青黄不接。另外,由于社会处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一些扎花品种如信插、钱包,烟袋等实物已快走出人们生活范围。

    传承人

详见传承谱系

    传承谱系

第一代

马彩云  女  1922年  小学  母女传承  1932年  榆楚乡吊北村邹家庄

第二代

许芳贤  女  1944年  高中  母女传承  1953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第三代

王比利  女  1968年  初中  邻里传承  1988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宋瑞  女  1966年  初中  邻里传承  1982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白联珠  女  1960年  初中  邻里传承  1980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段雪  女  1969年  初中  邻里传承  1979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王数  女  1956年  小学  邻里传承  1973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李小迎  女  1969年  初中  邻里传承  1987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王小迎  女  1966年  初中  邻里传承  1987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曹爱英  女  1968年  初中  邻里传承  1987年  榆楚乡商家七组

    濒危状况

1、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现代意识增强,传统观念淡化,民俗活动、日常生活所需扎花制品逐渐被机制绣品或其它现代工业材料所制物品替代,市场严重萎缩,应用范围日益缩小。

2、学习精湛扎花技艺需数年时间,这段时间靠扎花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一些想学扎花的人只能望而生畏。

3、扎花技艺主要靠母子相传,兼邻里相传,由于一般作品不能带来太多经济效益,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缓慢,行业效益偏低,现扎花艺人后代大多不愿学习,一些传统绣法、构图、配线等方面的技艺面临失传。

4、手工扎花较慢,扎一件精品往往需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时间,人们现代化生活节奏加快,很少有人能安心坐下来从事扎花工作,扎花队伍不断缩小。

5、优秀扎花艺人大多年龄偏大,一位92岁的老艺人去年已故,宫廷流派传承人牟玉娥也已90岁高龄,随时都有故去的危险,她的许多技艺还未能整理出来,另外还有一些老艺人也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境地,许多老艺人没有或少有传承人。

6、近些年来扎花艺术氛围不足,扎花艺术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保护计划

为保护高陵扎花,特制定十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高陵县文化馆负责组织实施,高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文体广电局负责管理督导、西安市文化局负责检查、督促,保护计划要点如下:

(一)静态保护

1、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结合考古成果彻底摸清高陵扎花的发生发展历史沿革以及杰出价值等状况。

2、进一步全面整理高陵扎花资料,编辑出版《高陵扎花精品》、《高陵扎花图样》。

3、邀请国内民俗专家对高陵民间扎花艺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动态保护

1、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扎花艺术兴趣班,定期在校内校外进行扎花艺术展,激发广大青少年对扎花艺术的关注和热爱。

2、定期在各乡镇、村组开办扎花艺术学习班,邀请扎花能人讲授技艺和构图、壮大扎花队伍。

3、积极寻找扎花制品销路,使制品快速走向市场,为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

4、关心、关注扎花艺人生产、生活,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推荐艺人参加各种有关扎花的活动,促进他们进行横向纵向学习交流。

5、考察、命名一批“高陵扎花艺术家”,推荐赴市、省、国家级“民间杰出传承人”评定,给艺人相应的肯定。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2004年7月,高陵县文化馆在陕西省首家开办“民间艺术沙龙”,邀请省、市民俗专家与县民间扎花艺人座谈、品评民间扎花艺术,县域民间扎花艺人从松散开始走向相互交流。

2、2004年6月,经高陵县文化局批准,高陵县传统民间艺术协会成立,协会宗旨是开展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3、2004年8月,县文化馆搭桥,《西北航空》杂志、《西安晚报》、《西安日报》对扎花艺人牟玉娥进行报导,高陵扎花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4、2004年4—8月份,高陵县文化馆、县传统艺术协会先后到榆楚乡、崇皇乡等地培训扎花艺人1000余人次。

5、2004年10月20日,高陵县文化馆召开民间艺术研讨会,30余位扎花女能人参会,互相切磋研究。

6、2005年6月17日,高陵县文化馆召开民间文化座谈会,50余位扎花能人参会。

7、2004年—2006年,高陵县文化馆通过摸底调查为县内民间艺人建档200余个。

8、2005年,高陵县文化馆编缉印刷了《高陵民间工艺》,指导影响艺人创作,鼓励民俗学者对高陵扎花进行研究,扩大高陵扎花知名度。

十年保护目标

1、编辑出版《高陵扎花精品》、《高陵扎花图样》等扎花艺术成果集。

2、建立完善的扎花艺人传承制度。

3、建立完善的扎花艺术档案。

4、扩大高陵扎花的知名度,使高陵扎花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肯定。

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进一步全面整理高陵扎花的基本针法、构图、收集各种实物资料,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在社会形成扎花艺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健全资料档案。

2007年在学校开展扎花兴趣班,进行扎花等非物质文化展览,组织、培训扎花艺人;壮大扎花艺术队伍;编辑出版《高陵扎花图样》。

2008年建立起民间、宫廷流派扎花专业村、建立信息平台,促进扎花产业化、市场化;使广大农村闲散人员(特别是妇女)找到一个致富门路。

2009——2010年扎花制作走向规范化、组织化、组织国家民俗专家对高陵扎花进行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陵扎花宣传,确立高陵扎花的重要地位。在产业化、市场化前题下,保持扎花的原始风味,不媚俗。编辑出版《高陵扎花精品》;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制度。

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高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已建立)

2、成立县文化馆主管领导为责任人的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专职干部负责民间扎花工作。

3、把民间扎花工作纳入县文体广电局,县文化馆领导及专业分管干部工作考评体系。

4、建立信息平台,发展高陵扎花产业。

5、县政府每年核拔5万元以上的保护经费,文化局筹集5万元以上的保护费用。

建立机制

1、巩固现有扎花艺人,发展新人,建立扎花队伍协调发展机制。

2、以发展宫廷扎花产品与民间产品齐头并进,以宫廷产品带动民间产品闯市场运作机制。

3、原生态保护与不断创新的动态持续发展机制。

4、在发展蓝图上“定位”,领导班子内“定人”、干部职责上“定责”的考核机制。

5、在保护资金上落实、定额资金保障机制。

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本着高效节约的原则,2006—2010年经费预算及依据如下:

1、2006—2008年拟投入10万元用于民间扎花精品及与扎花艺术相关的民俗实物的征集。筹备成立高陵扎花艺术展室,通过2004—2006年的摸底调查,结合市场行情这一预算具可行性。

2、2006年投入资金2万元,用于扎花艺术推广交流。其中用于开设网站、维护网站费用0.5万元,开发扎花新品种费用1万元。进学校宣传,设立扎花兴趣班0.2万元。征集民间扎花图样0.3万元。

3、2007年拟投入资金3.5万元用于培训扎花艺人和为重点老艺人解决实际生活、生产难题,其中拟开办培训班10期,每期20天,聘请宫廷流派扎花传人讲课,每天需付工资150元,共需3万元。交通、食宿费用共需0.5万元。

4、2008—2010年拟投入10万元,其中投入4万元建立、培育民间、宫廷流派扎花专业村,保持原生态花型、配线、构图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品种。投入3万元搜集资料,编缉出版《高陵扎花图样》,投入3万元邀请民俗专家对高陵扎花进行点评,策划开展大型活动,扩大高陵扎花在全国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