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女娲风俗
项目介绍

    简介

一年365天,岁时节令,“娘生娃满月”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1、民间节日、节气紧扣始祖女娲故事,正月二十日的“补天补地”、正月初七的“人日”、六月十五的老母会、七月十五的人祖庙会等;

2、民间饮食文化习惯浓缩了女娲传说的物质精华,灶王爷之说,拜年送“女娲(娃)包子”,端阳节风俗,中秋拜月之说,九九重阳送糕(高)之俗;

3、民间婚礼嫁娶习俗,生子习俗,丧葬习俗是为丽山女娲风俗的突出体现;

4、哲学,特别是太极推绎是在女娲风俗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精华。同时,丽山女娲在汉字文学和语言学方面贡献突出;

5、充分体现在民间三大艺术(剪纸、刺绣、面塑)作品之中;

6、丽山女娲风俗与时俱进,现仍活在丽山周围和关中地区陕西人民的生活之中。

     历史渊源

丽山女娲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据史料记载,11000年前,女娲氏就“继兴于丽”,姜寨遗址也出土了距今6、7000年的文物——中国最早的彩陶,上面绘有蛙(鱼)纹图案,据专家考证,这就是中华始祖女娲氏的“娲{蛙}腾图。另外,在骊山上,就建有人祖庙以祭祀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在其不远处,就有女娲谷、炼石等30余处历史遗迹。在关中地区,流传下来的人祖庙会、过年送包子、小孩穿五毒裹兜、农历正月廿吃补天饼等。等等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女娲并非只是神话中的人物,而是一个的确曾经存在,并且创造了华夏民族的人物。

《丽山女娲风俗》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块“活化石”,是母系氏族社会(姜寨遗址)生殖崇拜到饮食习俗再到长期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内涵深刻丰富的精神文明。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丽山女娲风俗》已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

     传承人

《丽山女娲风俗》在部分村、组都有一些公认的代表人。

在《丽山女娲风俗》学术研究上的代表人是张自修。

张自修,男,1937年12月出生。陕西省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华文化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毕业。区委党校教员、高级职称。

     传承谱系

《丽山女娲风俗》在陕西省关中中东部及西安市临潼区周边地区世世代代一脉相承。

     濒危状况

随着现代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的女娲风俗、信仰习俗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场所,而被年轻一代所遗忘,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同时,千百年来,有关女娲的众多遗址也缺少有效的保护,人祖庙更是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有关女娲的资源开发利用几乎处于空白,等等这些与女娲的历史地位,研究者年事已高、青黄不接、难以为继,以及临潼的旅游名城之称实不相符。

女娲氏是中华民族女性的优秀代表,彰显和弘扬中华民族生生不已、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积极进取的伟大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为了宣传“中华始祖女娲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确立“中华始祖女娲氏”的历史地位,使这一风俗继续延伸和保持下去。这正是我区申报《丽山女娲风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保护计划

1、对《丽山女娲风俗》再进行深入的调查,确定传承团体、传承人、村落、家资,并制定保护方案;

2、整葺有关遗址,在人祖庙附近,筹建女娲风俗文化博览馆;

3、组建专门的充实与完善的研究机构;

4、拍摄资料,编辑出版《丽山女娲风俗》系列出版物(文字与音像);

5、筹建“娲祖、周、秦、汉、唐文化创意总公司”,举办大型的女娲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为繁荣地方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6、从2008年起,并举办有关女娲文化和风俗的学术研讨会;

7、抢救、发掘和整理丽山女娲风俗文化。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骊山女娲风俗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