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木偶
项目介绍

简介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民间传统戏剧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

临潼木偶戏于清末民国初期由渭北地区传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三十年代,临潼田市艺人尚登坤组建木偶剧社,虽历经波折,依然顽强地活跃于民间。为了使这一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临潼木偶第三代主要传承人赵兴龙于2010年经临潼文体广电局批准,在当地民政局注册,于秦陵镇组建了“临潼兴隆木偶剧社”,至今每年始终保持着演出50—60场次。

临潼木偶戏在分类上属杖头木偶(当地称手杖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也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手杆与手、肘相接。

临潼木偶戏从唱腔上可分秦腔木偶戏、眉户木偶戏和碗碗腔眉户戏,以演出传统历史剧目为主,目前保留“折子戏”36出:《祭灵》、《放饭》、《探窑》、《黑虎坐台》······本戏3出:《铡美案》、《辕门斩子》、《黑叮本》等。主要表演技巧有:吹胡子瞪眼、提袍甩袖、耍帽翅、亮靴底等,成为杖头木偶戏表演艺术的一大亮点。

临潼木偶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亲和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表演原汁原味。这种平民化的艺术既可以在大剧院的舞台上以华丽、壮观的阵容倾倒观众,也可以在校园、乡村中以质朴无华的演出感染观众,还可以在喜庆宴会上以“人偶同台”等特殊的形式给人们带去欢乐。

作为当地一种主要民间艺术种类之一,与流行区域的社会民众关系紧密。无论是剧目还是班社建制、演出形式等等,都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紧密相联,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发展及社会生活状况有着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名称

临潼木偶

申报地区

西安临潼区

涉及民族

 

西安市,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山、川、塬皆俱。曾是秦汉等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秋短冬夏长。境内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古人赞之为“资甚美,膏腴之地”,周边所辖区县历来是我国粮食及农作物重要产区。

临潼区是西安的东大门,历史渊源深厚,自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临潼县志》说:“祥符改名,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

全区有耕地78万亩,土壤肥沃,土质优良,土壤以娄土、黄土性土和瘀土为主,适宜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蔬菜等,主要特产有石榴、柿子、核桃和相枣等。自然条件优越,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

秦陵镇位于临潼区南部,渭河南岸,南依渭水、北靠骊山。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2万余人。以秦始皇陵墓而得名。建国初为晏寨乡,1993年设镇。

深厚的农耕文化积淀,尤其是明清以来,地方戏剧的产生和发展,使这里的民众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情感,并成为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每逢新年、庙会及家中过红白喜事等重大活动都要请戏班演出助兴,烘托气氛。

 

西安周边地区及西北五省区。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民间传统戏剧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

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 据《后汉书·五行志》的记载汉代已有“作魁儡”,三国时马钧的“水转百戏”显然是对汉代人戏的模仿;北齐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即: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临潼木偶戏于清末民国初期由渭北地区传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三十年代,临潼田市艺人尚登坤组建木偶剧社,后传与临潼康桥艺人丁文孝。1978年,被当时的临潼县文化馆接收组团演出,这一时期赵兴龙夫妇开始随丁文孝开始学习表演;后因体制改革,剧团解散。出于对事业的热爱,赵兴龙夫妇自出资金将散失在民间的戏箱购回,并带领其他演出人员奔波于西北五省的各个乡镇进行演出,2010年经临潼文体广电局批准,在当地民政局注册,于秦陵镇组建了“临潼兴隆木偶剧社”,至今每年始终保持着演出50—60场次。

 

 

 

临潼木偶戏在分类上属杖头木偶(当地称手杖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也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手杆与手、肘相接。

“内操纵”者多演传统戏曲剧目,宽袍大袖,便于表演戏曲程式,动作灵活,栩栩如生。“外操纵”多弯把式命杆,负担减轻,表现力增加;纸制偶头转向灵巧,便于控制,机关多样,动作丰富;因手杆在外,身体塑形自由,整体感增强,突破了传统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与时代需要。

杖头木偶戏演员必须练好托举木偶的“托举功”,操纵木偶的“扦子功”,掌握各种角色步伐特征的“台步功”等基本功;要把握好操纵木偶的“坐立要稳”、“方向要正”、“身体要直”、“行动要平”等表演要素。除了一般的技艺要求外,杖头木偶戏表演艺人在各个不同节目中,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表演技艺,如“吹胡子瞪眼、提袍甩袖、耍帽翅、亮靴底”等,成为杖头木偶戏表演艺术的一大亮点。临潼木偶戏从唱腔上可分秦腔木偶戏、眉户木偶戏和碗碗腔眉户戏,以演出传统历史剧目为主,目前保留“折子戏”36出:《祭灵》、《放饭》、《探窑》、《黑虎坐台》……本戏3出:《铡美案》、《辕门斩子》、《黑叮本》等。

为了能更好的演出,临潼兴隆剧社的成员,每天都要保持训练基本功。每天都要用数个小时托举着重达七八斤的木偶练习台步,即使有演出任务也从不间断。

至今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游走四方的演出方式,主要在西北地区各地举行的农贸会、庙会、冬至会、腊八会以及乡村间的红白喜事和节庆活动等。

 

 

 

杖头木偶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亲和力,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表演原汁原味。这种平民化的艺术既可以在大剧院的舞台上以华丽、壮观的阵容倾倒观众,也可以在校园、乡村中以质朴无华的演出感染观众,还可以在喜庆宴会上以“人偶同台”等特殊的形式给人们带去欢乐。

临潼杖头木偶视觉冲击力强,表演技艺精湛,绝活多。例如在《李彦贵卖水》一戏中,演员能用木偶人物的两个木手肘表演井台打水、提水桶,掂放小扁担、戴草帽圈、闪担子、换肩等,动作惟妙惟肖,而且由简到繁,由慢到快,稳而不躁,干净利落。从而很好地表现了剧中人物李彦贵为了生计,为了伺奉老母而吃苦耐劳,认真做事的品德,非常震憾观众之心。

临潼杖头木偶传统剧目丰富,  风格鲜明,唱腔刚柔并济,旋律浑厚简朴。

 

 

 

临潼杖头木偶戏在当地表演形式中是最具个性、最具魅力的艺术种类之一,与流行区域的社会民众关系紧密。无论是剧目还是班社建制、演出形式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发展及社会生活状况有着重要作用。

从清末民国初萌芽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就已初具规模,对研究当地戏曲剧种的源流走向及演变规律提供了很宝贵的资料;而100多年不间断的传承性,展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过去西北五省许多地区老百姓非常痴迷于杖头木偶戏,尤其在没有电视的年代中,杖头木偶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文化生活,成为当地百姓主要的精神需求方式之一。其绝活的视觉冲击力和剧情的艺术震憾力都体现出演艺者聪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传统的节日民俗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逐渐被现代节目代替,临潼木偶戏与其它民族文化一样,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

目前,兴隆木偶剧社共有18人,其中表演者6人,乐师6人,正在接受培训的表演人员6人。过去表演的许多剧目已失传,现仅挖掘整理百余本,经常上演的也仅有数十个。

加之农村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及乡镇村政府职能的转换和改变,使行政命令的力量变小,由官方组织杖头木偶戏的可能性几乎不再存在,故农村的演出阵地变小,使杖头木偶演员后继乏人。

 

 

 

 

相关

制品

及其

作品

 

 

 

木偶人物15套、服饰道具26件套;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扬琴、笛子等;打击乐器有:干鼓、大小铰、锣、梆子等。

 

 

 

 

 

 

第一代:尚登坤(1879——1969)

第二代:丁维孝(1915——1985)

第三代:赵兴龙(1953——    )

 

(群体)

 

    

出生于1953年的赵兴龙是目前“临潼木偶戏”的主要传承人,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学习木偶至今,已掌握了从乐器演奏到舞台表演一整套的技能,如今尽管年逾花甲,依然活跃剧社在各地的演艺活动和一些重大的民间演艺活动中。目前以传授弟子20余人。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

目前该项目已被临潼区列入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为传承发展这一民间传统戏剧,并着手制定未来五年的保护计划。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帮助支持聘请名师对学员进行专业训练,提高年轻演员的素质;积极推荐参加各级艺术赛事,促进杖头木偶戏的发展。组织艺人送戏到中小学校、社区,活跃校园、社区文化,增加艺术实践;举行相关交流座谈1—2次

等。

   

   

 

 

 

 

 

 

 

 

 

 

 

 

 

 

 

 

 

 

 

 

 

保护内容

 

保护内容涉及培训、剧装道具更新、社会实践和相关交流等四个方面。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14年

 

帮助支持聘请名师对学员进行专业训练,提高年轻演员的素质;

 

 

年培训2—3次

 

 

2015年

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建议,申请专项扶助资金更换道具、服装、 锣鼓家伙。

 

更换一批演出服装

 

 

 

2016年

组织艺人送戏到中小学校、社区,活跃校园、社区文化,增加艺术实践。

 

   走进新学校和社区2—3各次

 

 

 

2017年

作为文化管理职能部门为保护和发展杖头木偶艺术做好周到的服务工作,为其排忧解难,积极为其拓展演出市场。

 

每年提供推荐演出5—10个场次

 

 

 

 

2018年

不断创新改进,使这一民间艺术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举行相关交流座谈1—2次

 

保障措施

1、  将“临潼木偶”项目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2、  组织人力、物力对“代杨竹马”的有关历史记载和资料进行系统的文字整理,并进行录像并制作DVD光盘保存。

3.对在世的老艺人、传承人采取发补助的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4.每年定期、不定期组织安排演出20场次以上。

经费预算及

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万元 )

依据说明

资金来源(万元)

自筹

地方补助

拟申请市级补助

 

 

 

20

 

    木偶以及道具破损,相关的演出设施严重不足,演出道具东挪西凑,没有运输工具。无力发放演出补贴。传承人、演出人员青黄不接,继续培养一批新人。

 

 

 

4

 

 

 

6

 

 

 

10

 

 

 

 

 

 

 

 

 

 

 

 

备注

(如有在各栏目中未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请在此处填写)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临潼木偶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