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简介

魏家岭道情社的曲目按照题材内容分为四类,现有手抄本40多部。

按唱词结构的不同,分为“正扎”戏和“乱扎”戏两大类。“正扎”戏如《尧访贤》等,其唱词为长短句式结构。一片分三段,每段末句“嘛韵”(即帮唱)。前两韵必用仄声字,末一韵则用平声字。艺人称之为“一合三个韵”。依剧情需要,继续按此格律填词演唱,以完成整个曲目。“乱扎”戏如《隔门贤》等,其唱词多为七字句及其变格(六、八、九字句等)的上、下两句式,上句末为仄声字,下句末为平声字,演唱语音以关中语系的西安地方语音为基础。

领奏乐器为曲笛(艺人称梅笛)辅以板胡、二胡等弦乐器。极具特色的击乐器有艺人们誉之为“顶天立地的渔鼓”和“降龙伏虎的简板”。还有他们用《诗经》语句描述其演奏方法:“往上一打,鸢飞戾天,往下一翻,鱼跃于渊,若“拉波”(指“嘛韵”)两只手哗啦啦地颤”的三才板,另加梆子、碰钟以击节。演出形式为“坐唱”

    历史渊源

唐代文学家韩愈以一首《华山女》诗描述了中唐时期,在长安街头“宣讲”道中情理的精彩演唱,让今人得以从中寻绎道情“声腔”及其“坐唱”形式生成的端倪。吕纯阳、钟离权等道教徒留下的“结交常与道情深,日日随它出又沉”等诗句,则更可见出当时京城内外宣讲道情的盛况。

道情的击乐器渔鼓、简板,史载于北宋出现,后又出现了三才板。相继传递着道情发展的历史信息。

18世纪末叶,“花部”兴起后,流入民间的道情声腔形成了板腔体,在穿插运用其“词牌”,丰富了表现力,扩大了演唱的题材范围。

沿终南山北麓的魏家岭等一些村、寨,占着“三才”之利,得沾这一古老艺术曲种的流风余韵。经年累月,虽时断时续,终归传承至今。

演唱曲目如“提起湘子,一锅浆子”的湘子戏,《八仙上寿》等羽化仙道戏,伴随着道教文化的衍变,久唱不衰。产生于清末民初的一批民间生活故事戏如《郭大佬办小》、《修贞庵》、《寡妇验田》、《隔门贤》等则反映出道情曲目在社会功能方面的拓展。

    传承人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传承

方式

学艺

时间

住址

备注

魏成利

1953.6

小学

师传

82

杨庄乡魏家岭

社长

刘全福

1945.12

小学

师传

82

杨庄乡魏家岭

社长

王昭玺

1935.9

中学

师传

58

长安区韦曲街办

退休干部

传承谱系

据2007年10月30日调查魏家岭道情社的传承谱系,可列表如下:

(其早期传人生卒年代未详)

荣荣老五(据传姓杨) 何俊昌、何崇德等

焦娃(高山庙人)

魏志奇、魏生哲等

魏生美、魏克己(已故)、刘永寿、刘全福、魏克祥、魏成利、魏贵田、魏学义、魏焕友、侯孟绪等

另据我区退休干部王昭玺同志1960年春调查:临潼区西湾道情老艺人赵广庆(1892—1977)说:其师王志年(约1876—1944,新筑镇漕渠人)有一同门师兄,名王鹏飞(生卒不详)曾长期在大峪口及高山庙一带教徒授艺。这和魏家岭道情社具体的传承关系,有待进 一步落实。

    濒危状况

魏家岭道情社部分成员学艺较迟,知之不多,其骨干力量年事已高。加因演唱内容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一代参与,就必然地面临着传承乏人的危局,为抢救、保护工作增加了紧迫感。

    保护计划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传承

方式

学艺

时间

住址

备注

魏成利

1953.6

小学

师传

82

杨庄乡魏家岭

社长

刘全福

1945.12

小学

师传

82

杨庄乡魏家岭

社长

王昭玺

1935.9

中学

师传

58

长安区韦曲街办

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