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简介

渭旗锣鼓在周至县锣鼓表演中属姣姣者,深受人民群众的赞赏和文化艺术界的好评。曾多次参加省、市大型会议、庆典表演等,曾荣获省、市民间艺术锣鼓大赛一等奖;两次赴人文始祖“黄帝陵”参加公祭庆典等。曾受到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省内外40余家专业媒体的详实报道。渭旗锣鼓是一种土生土长,原汁原味、老百姓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劳动人民在农忙闲暇之余、喜庆丰收、节日庆典时自娱自乐的活动形式,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渊源

渭旗锣鼓是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的传统保留节目,源远流长,俗称“威风锣鼓”,古称“击鼓刺秦”。关于“击鼓刺秦”的传说,现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来自“荆坷刺秦”的典故,据说是为了纪念不畏凶险,敢于拼搏的英雄荆坷而编排的鼓谱。另一种说法为,春秋战国时 期,诸候国相互征战,秦王每每出兵时,即击鼓助威,鼓舞士气,从而战无不胜,力挫群雄,一统中原。

据渭旗村老一辈人讲,渭旗村原名边墙号,村民早年由今咸阳市武功县的史家疙瘩迁自这里,村子分南北两头,建有关公庙一座,每逢庙会必要社火、敲锣鼓,鼓谱带有武功风格,当时锣鼓队只有十余人。40年代初,村民史农发、陈自发对本村锣鼓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整编。文革期间,锣鼓停了一段时间。80年代初,原村委会主任高玲玉重新将锣鼓队组织起来,自今二十多年,渭旗锣鼓在村支部书记、村长苏文献的重视和领导下不断壮大,阵容由原来的二三十人发展自现在二百余人,演奏技术日臻提高,服饰、器具不断更新,成为周至锣鼓的代表之作。

    传承人

详见传承谱系

    传承谱系

代别

代表人物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表演人数

第一代

霍七

不详

不详

自创

清末至民国初

二曲镇渭旗村

10余人

第二代

史农发

不详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20余人

陈自发

不详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霍才升

1924年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第三代

王建魁

1930年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40余人

许振东

不详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高玲玉

1939年

不详

师承

上世纪50年代

二曲镇渭旗村

第四代

朱邵良

1937年

不详

师承

上世纪50年代

二曲镇渭旗村

80余人

王忠尚

1939年

不详

师承

上世纪50年代

二曲镇渭旗村

苏文献

1952年

大专

师承

上世纪70年代

二曲镇渭旗村

 

    濒危状况

渭旗锣鼓在周至县委、县政府及二曲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了很多工作,活动开展较好,但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传统的节日民俗活动、庆典活动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逐渐由现代节目代替,渭旗锣鼓和其它民族文化一样,也受到西洋文化的冲击。

2、由于渭旗锣鼓表演不但需要娴熟的音乐技巧,而且更需要强壮的体力,老年艺人已不能胜任,由于农村经济仍然还很落后,年青人或出外打工,或作生意,不愿意学艺,所以渭旗锣鼓的继承和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比较严重,亟待保护、挖掘。

    保护计划

代别

代表人物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表演人数

第一代

霍七

不详

不详

自创

清末至民国初

二曲镇渭旗村

10余人

第二代

史农发

不详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20余人

陈自发

不详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霍才升

1924年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第三代

王建魁

1930年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40余人

许振东

不详

不详

师承

民国年间

二曲镇渭旗村

高玲玉

1939年

不详

师承

上世纪50年代

二曲镇渭旗村

第四代

朱邵良

1937年

不详

师承

上世纪50年代

二曲镇渭旗村

80余人

王忠尚

1939年

不详

师承

上世纪50年代

二曲镇渭旗村

苏文献

1952年

大专

师承

上世纪70年代

二曲镇渭旗村

(一)

主要保护内容

2004年,县政府拨款5000元,县文化馆向社会筹集资金5000元用于渭旗锣鼓的普查、加工、包装。从1995年至今,渭旗村自投资金10余万元,购置了近300套服装,每年投资数万元更换锣鼓器具。

一、主要保护内容
1、进一步全面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渭旗锣鼓》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价值等全都状况,录制专题片,把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2、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聘请有关专家对《渭旗锣鼓》继续进行加工、编排,提高艺术质量和水平。
3、培养一批农村青年锣鼓爱好者学习,继承《渭旗锣鼓》。

(二)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2003年,县文化馆聘请专家对《渭旗锣鼓》进行了加工、编排。
2、2004年7月,周至县文化体育局召开“挖掘保护周至县民间艺术工作会议”,并下发文件,把《渭旗锣鼓》作为周至县民间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3、成立了“周至县民间艺术表演团”,《渭旗锣鼓》作为重点节目,向外推介,为《渭旗锣鼓》创造了较多的展示平台。
4、2005年6月,由县政府主管文化的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周至县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会议”,并下发了文件,再次把《渭旗锣鼓》作为周至县民间艺术重点项目。
5、从2003年起县政府拨付一定的经费来保护《渭旗锣鼓》。

(三)

十年

保护

机制

1、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渭旗锣鼓》资料。
2、培养200多名青年人才继承和发扬《渭旗锣鼓》。
3、聘请专家研究、改进、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渭旗锣鼓》曲谱。
4、把《渭旗锣鼓》包装打造成我县文化支柱产业打出陕西,走出潼关,走出国门。

(四)

建立各级保护机制

1、成立县级、镇级、村级、文化部门四级民间艺术保护小组,建立县、镇、村三级民间艺术保护网络,建立以文化工作方向,保护工作位置,干部职责,资金投入几方面为内容的领导制度建设机制。
2、建立现有老艺人,年青艺人,专家步调一致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3、现有的原生态的《渭旗锣鼓》与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的长效保护机制。
4、发展《渭旗锣鼓》与开发产业相结合,建立保护发展《渭旗锣鼓》为目的的艺术市场营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