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秦腔艺术
项目介绍

简介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位于西安市西一路西段,坐南向北,是最重要的秦腔艺术社团,由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易俗社第一任社长)、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于1912年7月1日在西安创建,迄今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它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现为陕西戏曲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易俗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易俗社的体制,完全仿效共和制度,有议会、执行、选举、弹劾等。社内实行社员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组织机构有干事部,评议部,编辑部,学校部等,是一所兼编写剧本、戏曲教育和舞台演出为一体的新型戏曲团体。在成立初期拥以范紫东、孙仁玉、李桐轩、高培支、吕南仲、李约祉、王伯明等30多人的剧作家群体。

易俗社还注重对演艺人才的培养。开办之初,聘请了一批在秦腔界很有影响的著名演员,自1912年成立至今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培养学生16期,千余人,在各个艺术门类涌现出众多的艺术家,为秦腔的普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演员,组成了强大的演出群体。形成了其特有的文雅清新、委婉细腻、曲折妙趣、流畅自如的艺术风格,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和昌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易俗社为整个秦腔界争得了很大的声誉。截止目前共计创作了大小剧本800余部,三十余台经典剧目百余年来长演不衰,现存档案资料完整的保存着百余年来的艺术历程。

易俗社品牌是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形成的,其时代背景、历史因素、人文因素,在另一个时代均无法复制;易俗社文脉可以延续,但其品牌不可再生;所以,保护它、传承它已经成为历史的责任。

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名称

易俗社秦腔

申报地区

西安市

涉及民族

汉族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南邻秦岭。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之一,历史上曾经有13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是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西安的历史文化的沉积非常厚重,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既古老的戏剧秦腔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西安关中话(即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中原官话之一陕西话,虽然深受普通话影响,但至今还是保留了一些古音古词用法。在此发音腔调基础上产生的古老戏曲秦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

位于新城区西一路282号的易俗社,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它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现为陕西戏曲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至今一些老西安和游客将“看兵马俑、吃羊肉泡馍、听易俗社秦腔”作为他们品味西安文化的一部分。

 

流行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及周边地区。

 

秦腔俗称“乱弹”,是我国最具地域特色的古老剧种。源于陕甘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因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或西秦腔。是河南梆子、河北梆子、蒲剧、晋剧等几十个有较大影响剧种的母体。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

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1912年7月创立于西安,后改名“陕西易俗社”。最初地址是西安城内西南盐店街的顺、直、热、察、绥五省会馆。创办人为同盟会成员与当地社会名流,如杨西堂、李桐轩、孙仁玉等。其初创时期的宗旨为“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改良戏曲,救济贫寒子弟”。

易俗社开办之初,聘请了一批在秦腔界很有影响的著名演员,做专职教练,相当于后来的导演,负责培训学生,排练新剧目。他们被尊称为“先生”,改变了以往社会上不尊重戏曲演员人格的旧俗。1920年12月18日,教育部以通俗教育研究会名义,特向易俗社颁发“金色藵状”,以资奖励。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鲁迅在西安讲学期间,适逢易俗社成立十二周年。鲁迅亲笔题“古调独弹”四字,制成匾额赠给易俗社,鲁迅还将五十大洋捐赠给易俗社,以表祝贺。当年接待鲁迅的易俗社李约祉说,这“古调独弹”的涵义,“于褒扬之中,寓有规勉之意”。

易俗社自创办以来至新中国建立的近四十年间,尤其是在抗战期间为避免遭敌机轰炸,易俗社在当时社长高培支带领下每日黎明前带领学生出城,到南乡观音庙上课、练功、排戏,晚上回来在非月明之夜演出,以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直到迎来新中国的建立。排演了直接反映抗战题材的“抗战五部曲”,即《长江会战》《血战永济》《湘北大捷》《民族魂》《牧童艳遇》(樊仰山),起到了宣传爱国、鼓舞斗志的作用。

1951年7月,经中共西安市委的批准,易俗社成为第一个戏曲界公营示范性剧社。7月13日,在易俗社剧场举行庆祝大会,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习仲勋看到大会横额上写着“接管易俗社”的字样时,立刻指出:易俗社不属于反动团体,不能提“接管”,应提“接办”。从此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1958年和1959年,易俗社组成第一分团,先后两次进京演出了《三滴血》《火焰驹》等,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和首都各界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周恩来总理称赞《三滴血》是继《十五贯》之后,又一出很好的公案戏。

继二次进京之后,易俗社开始了号称“三大秦班下江南”的巡回演出。历时近半年,行程几万里,足迹遍及十三省、市,将古老的秦腔播向大江南北,在秦腔史册上写下了及其光辉的一页。巡回演出归来后,又将《三滴血》搬上银幕,再次将秦腔艺术推向全国。

2005年,根据西安市委的决定,易俗社与其他三家市属秦腔院团进行人员和资产进行整合,组建了西安秦腔剧院。

2007年,西安秦腔剧院整体建制移交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易俗社成为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易俗社演出分公司。期间,易俗社倾力打造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秦腔》,演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先后荣获陕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榜首,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陕西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六个单项奖,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十七项大奖。还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展览演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院团优秀剧(节)目汇报演出”,成功入选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前三十台剧目。2009年惠敏莉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2年荣获上海“白玉兰奖”主角提名奖。

2012年,易俗社迎来成立一百周年华诞。举办隆重盛大的庆典纪念活动。恢复排演了本社的优秀传统剧目《游龟山》《三滴血》《貂蝉》《软玉屏》《翰墨缘》《夺锦楼》《蝴蝶杯》等大型剧目和部分折子戏,历时一个月的演出,观众十分踊跃,盛况空前。

2014年元月7日易俗社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百余年在各个艺术门类培养了众多的艺术家,为秦腔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易俗社是一所兼编写剧本、戏曲教育和舞台演出为一体的新型戏曲团体,在发展弘扬传播秦腔艺术方面成就斐然,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剧本创作:

拥有一批以范紫东、孙仁玉、李桐轩、高培支、吕南仲、李约祉、王伯明、封至模等为代表30多人的易俗社剧作家群体,编写剧本多、剧本水平高、演出影响大的有十几位。在成立后的三十年间,共编写各种大小剧目五百余种。其中影响大、流传不衰的有范紫东的《三滴血》《三知己》《软玉屏》《颐和园》;孙仁玉的《三回头》《柜中缘》《看女》《镇台念书》;李桐轩的《一字狱》《人伦鉴》;高培支的《夺锦楼》《人月圆》;李约祉的《庚娘传》《韩宝英》;吕南仲的《双锦衣》《殷桃娘》;王伯明《开国图》《新糊涂判》;封至模的《山河破碎》《还我河山》;谢迈千的《淝水之战》以及反映抗战题材的“抗战五部曲”,即《长江会战》《血战永济》《湘北大捷》《民族魂》《牧童艳遇》等。这些作品于既有妙趣横生中铺排情节,于亦庄亦谐中寓教于乐,把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诙谐、妙趣的喜剧元素,又有宣传爱国、鼓舞斗志和针砭社会丑恶现象的题材作品;通过戏剧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加上易俗社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使其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二、注重对演艺人才的培养:

易俗社开办之初,聘请了一批在秦腔界很有影响的著名演员: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刘立杰、呼延甲子,京剧演员唐虎臣等做专职教练(相当于后来的导演),负责培训学生,排练新剧目。其中以陈雨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三十多年间,共招收了十三期学生,五百余名,分别以“中华民国易俗”六字命名,出现了许多优秀演员,组成了强大的演出群体,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和昌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易俗社为整个秦腔界争得了很大的声誉。

三、弘扬传播:

为丰富、发展和传播秦腔艺术,易俗社与二、三十年代分别赴武汉、北平等地演出,使秦腔的影响南及江汉、北至幽燕,以至出现“南欧(欧阳于倩)、北梅(梅兰芳)、西刘(刘箴俗)”之美谈。

因易俗社所演剧目多系原创,人物艺术造型、服装、化妆等毫无借鉴,都需要重新设音乐曲谱重新创作,自成一体,创造多项第一。如舞美方面采用写实的真山真水和舞台布景,采用了转台,首次灌制秦腔唱片等。而老艺人王保易、张宁中所绘制的200多幅秦腔脸谱,也成为秦腔脸谱的标准谱系资料。

四、改革创新:

按易俗社的规矩,只排演本社自己所编的剧目。易俗社剧本的题材多以小生、小旦为主,而生旦戏偏重于儿女情长和缠绵悱恻的描述,由于这一特点,博采众长,认真思考如何吸收地方剧种的特长,故在唱腔的改革上也就偏重于小生、小旦戏。对唱词的创作也打破了七字、十字的陈旧格式,增加叠句衬字,务求翻新通俗。在音乐唱腔方面一扫昔日的粗俗之风,使秦腔的唱腔变得细致、优美,形成了易俗社在秦腔音乐唱腔方面的激越而委婉,昂扬而细腻、典雅、清新的艺术风格。

上世纪三十年代,易俗社首开秦腔乐队吸收京剧乐器之先河,引用京胡、月琴和京剧锣鼓等乐器,为秦腔音乐改革做出了贡献。使秦腔音调与前大不相同。在迂回舒缓之际,不一味高亢,逐渐从柔的一方面着力,委婉、细腻、偏重阴柔之美的艺术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招收第一期学生,打破了历史上不招坤伶的传统,公开招收男女学员44名。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又整理改编的易俗社传统戏《游龟山》《夺锦楼》《软玉屏》《庚娘传》《翰墨缘》《一字狱》,大量移植的古代戏和现代戏如《廉颇蔺相如》《三打祝家庄》《黑旋风李逵》《陈碧娘》《妇女代表》《走上新路》《红梅岭》,还有新创作的剧目如《桃花扇》等,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特别是整理改编的传统戏《三滴血》《火焰驹》,久演不衰,

成为易俗社乃至秦腔界的经典剧目,遍及大半个中国。在演出、服装、化妆、舞台作风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至今依然活跃在秦腔舞台上。为保护并充分发挥易俗社在秦腔艺术的贡献和作用, 1983年易俗社剧场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确定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西安秦腔剧院又斥以重金对剧场进行了修缮。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为加强青年演员的演出实践,使他们早日成为一支传承、发展秦腔艺术的生力军,易俗社恢复排演了《三滴血》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同时倾力打造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秦腔》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先后荣获省部级各类大奖数十个,其中《柳河湾的新娘》、《秦腔》成功入选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前三十台剧目。2009年惠敏莉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2年荣获上海“白玉兰奖”。

 

 

百余年来创排上演千余部剧目,800余部剧本,在编、导、演、舞美、作曲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秦腔的发展,被广大的关注所喜爱。在表演唱腔等方面具有文雅清新、委婉细腻、曲折妙趣、流畅自如的特有风格。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是著名的秦腔班社,被公认为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

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这种运营模式被其他剧团,称为“社范”。它对秦腔艺术和中国戏剧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

易俗社品牌是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形成的,其时代背景、历史因素、人文因素,在另一个时代均无法复制;易俗社文脉可以延续,但其品牌不可再生;所以,保护它、传承它已经成为历史的责任。

 

易俗社创立百余年来,是影响最大、传播最远的戏剧团体之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传统戏曲受到流行文化的不断冲击,易俗社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加之近些年来,老艺术家不断离开艺术舞台、人才的断层和流失,资金投入的不足等,大量经典剧目难以传承,急需保护。

相关

制品

及其

作品

 

《三滴血》、《夺锦楼》、《翰墨缘》、《软玉屏》(前后本)、《双锦衣》(前后本)、《游龟山》(前后本)、《火焰驹》、《盗虎符》、《柜中缘》、《三回头》、《庚娘杀仇》、《龙门寺》、《水淹泗州》等。

 

 

 

 

 

第一代: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吕南仲、李约祉、王伯明、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刘立杰、呼延甲子等。

第二代:刘箴俗、封至模、刘迪民、沈和中、路习易、苏牖民、马平民、刘毓中、王安民、赵振华、闫振国、汤涤俗等。

第三代:王天民、耿善民、康顿易、王秉中、李可易、庄正中、高符中、王月华、宋上华、杨令俗、雒秉华、杨实易等。

第四代:凌光民、邓维民、米钟华、白少华、樊新民、王仲华、孙省国、雷振中、郝振易、刘幼民、徐抚民、杨天易、贺效民、尹良俗等。

第五代:张咏华、全巧民、刘棣华,陈妙华、王芷华,王保易、惠昆华、郭葆华、刘果易、薛庆华、李箴民、伍敏中、辛恒民、任惠中、孟遏云、萧若兰、宁秀云、赵桂兰、张龙华、桑梓等。

第六代:张保卫、丁小玲、惠敏莉、王荣华、李淑芳、任炳汉等。

 

(群体)

 

 

自1912年成立至今已走过百余年的历程,培养学生16期,千余人,在各个艺术门类涌现出众多的艺术家,为秦腔的普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代表性传承人:张咏华、全巧民、惠琨华、郝振易、王芷华、郭葆华、张保卫、姜云芳、卢东升、张宁中、王根才、刘果易、薛庆华、陶龙、桑梓等。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

(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

一、  进行易俗社相关艺术资料的社会收集、征集。

二、  筹备易俗社艺术博物馆的实施。

三、  经典剧目的传承。

四、  易俗社音乐风格的传承。

五、  易俗社舞台美术的传承。 

六、加强后备力量建设,计划招收一批学员以传承易俗社秦腔艺术。

 

 

 

 

 

 

 

 

 

 

 

 

 

 

 

 

 

 

 

 

 

 

 

 

保护内容

进行易俗社相关艺术资料的社会收集、征集。

筹备易俗社艺术博物馆的实施。

经典剧目的传承。

易俗社音乐风格的传承。

易俗社舞台美术的传承。

招收新学员,传承易俗社秦腔艺术。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14年

邀请健在老艺术家传承技艺。

恢复经典折子戏四部、本戏一部

整理易俗社音乐曲谱。

整理易俗社舞台美术资料。

征集资料,筹划招生方案。

2015年

邀请健在老艺术家传承技艺。

恢复经典折子戏六部、本戏二部

训练乐队人员传承音乐风格。

舞美恢复三台经典戏的道具、布景。具体实施招生。

2016年

邀请健在老艺术家传承技艺。

恢复经典折子戏八部、本戏三部

训练乐队人员传承音乐风格。

舞美恢复五台经典戏的道具、布景。培养新生。

2017年

邀请健在老艺术家传承技艺。

恢复经典折子戏十部部、本戏四部

训练乐队人员传承音乐风格。

舞美恢复八台经典戏的道具、布景。培养新生。

2018年

邀请健在老艺术家传承技艺。

恢复经典折子戏十部、本戏五部

训练乐队人员传承音乐风格。

舞美恢复十台经典戏的道具、布景。培养新生。

 

保障措施

分管领导具体主抓落实,成立监督小组,落实到人,年终验收。

经费预算及

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万元 )

依据说明

资金来源(万元)

自筹

地方补助

拟申请市级补助

 

50万

恢复经典折子戏四部、本戏四

部、整理易俗社音乐曲谱。

整理易俗社舞台美术资料。

征集资料,筹划招生方案。

15万

15万

20万

 

60万

恢复经典折子戏六部、本戏二

部训练乐队人员传承音乐风格。舞美恢复三台经典戏的道具、布景。具体实施招生。

20万

20万

20万

 

70万

恢复经典折子戏八部、本戏三

部训练乐队人员传承音乐风格。舞美恢复五台经典戏的道具、布景。培养新生。

20万

25万

25万

 

80万

恢复经典折子戏十部部、本戏

四部训练乐队人员传承音乐风格。舞美恢复八台经典戏的道具、布景。培养新生。

25万

25万

30万

 

90万

恢复经典折子戏十部、本戏五

部训练乐队人员传承音乐风格。舞美恢复十台经典戏的道具、布景。培养新生。

30万

30万

30万

备注

(如有在各栏目中未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请在此处填写)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易俗社秦腔艺术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