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
项目介绍

简介

      葫芦头泡馍,是极具特色的陕西着名风味小吃,尤其以春发生的最为正宗。其历史源远流长。在唐代,京城长安流传着(煮白肠)、(猪杂羔)等小吃(即今臼之葫芦头),因其味美汤鲜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  相传药王孙思邈游医四方,途径长安东市,在品尝“猪杂羔”时觉其味腥油腻,遂从药葫芦里取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健胃祛腥之物,授店家以使用方法,并将药葫芦一并赠予。其后“猪杂羔”一改旧貌,味香四溢,久吃不腻。店家感念药王点拨之恩,遂将药葫芦视为“吉祥”之物高悬门首,并将“猪杂羔”更名为“葫芦头”,承传至今。


  春发生饭店的葫芦头泡馍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至今仍始终坚持传统的制饼、洗肠、熬汤、泖馍工艺,以及精工细作的工艺和各种调和料的使用密不可分,使春发生“葫芦头泡馍”几十年保持原汁原味。春发生饭店的“葫芦头泡馍”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称号,国家贸易局授予中国“名菜名点”称号。
  在不断提升葫芦头的基础上,我店还推出了“粉汤羊血”、“辣子蒜羊血”、“水盆大肉”、“三鲜煮馍”以及经营的“五行系列炒菜”等近百个品种,并先后被国家商业部、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中国名菜”称号。
  葫芦头泡馍现在已遍及西安大小街头,属于我国传统餐饮制作工艺的典范,深受消费者的喜欢,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已成为地方小吃类不可或缺的品种。
 
基本特征

原料特征

  葫芦头泡馍的饼,是独具特色的,它是由70%的死面和30%的发面组成,经过和面、轧面、揪面剂、揉面剂、擀剂、入炉烘烤等多道程序制成,又称“七死三活”,这样饼在泖制的过程中才能保证馍块的筋度,味道也与众不同
  葫芦头泡馍的原料以猪大肠为主,这是其独有的特征,而且在大肠的选择上,更是格为的严格,所选的熟肠整根长30~45厘米,最粗处直径为3—5厘米,呈熟肠黄白本色,无杂色斑点,有熟肠特有的香味,肠壁内无花油杂质,无冰渣。成熟度好,以用手能掐透肠壁为度。

烹饪特征

葫芦头泡馍的烹饪技法为“泖”,这是葫芦头泡馍独有的操作技法。葫芦头泡馍的成形,关键在厨师最后的加工手法“泖”上,这是烹调技艺中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按关中俗语“泖”  (音发:冒)其实是“泡”的通假字,意为汤浸物也。“泖馍”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一碗葫芦头晕终的好坏全在这个“泖”,好的厨师能熟练运用旋、转、打的手法,使馍全部浸透,馍块滑软没有硬心、调制·渗透均匀、层次分明、造型美观、越吃越香,尤其在“泖”制口汤、干泡时不同于煮馍利用火候收汤,而要全凭馍“泖”的程度及汤渗入的多少来掌握,只有馍“泖”到了、“泖”匀了,顾客食后才会味香缠齿、回味无穷。

口味特征

  葫芦头泡馍的口味好坏,取决于汤、大肠和馍,所以葫芦头在制作时有严格的操作标准,从吊汤、洗肠、煮肠、制饼都要严格执行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其口味肉嫩汤鲜,B巴而不腻,醇香扑鼻。馍块质地绵软滑韧,有粘连质感。大肠体现出独有的香味。把汤和大肠及其馍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突出其独有的味道。食用时配以秘制油泼辣子、特色泡菜和大蒜,味道更加的鲜香、醇正。
 
历史渊源
 
葫芦头泡馍,陕西传统美食,远在唐代就已有之,初唤作「煮白肠」,因何改为葫芦头,流传至今,尚有一段传奇。

  在唐代,京城长安流传着(煮白肠)、(猪杂羔)等小吃(即今日之葫芦头),因其味美汤鲜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唐高宗时,药王孙思邈游医四方,途径长安东市,在品尝用猪肠肚做的“煮白肠”时觉其味腥油腻,遂从药葫芦里取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健胃祛腥之药材,授店家以使用方法,并将药葫芦一并赠予。其后“猪杂羔”一改旧貌,味香四溢,久吃不腻。店家感念药王点拨之恩,遂将药葫芦视为“吉祥”之物高悬门首,并将“煮白肠”更名为“葫芦头”,承传至今。
  一九二零年,一位叫何乐义的关中汉子,在西安当时繁华的五味什字开张了一家“何记葫芦头”(春发生前身),由于他选料精细,配制得当,调味考究,别具一格,不久便成为西安的一道名食。一时间,“何记葫芦头”蜚声古城内外。二十年代末,一位陕西文人,在品尝汤浓味鲜、香气四溢的何记葫芦头后,有感而发,遂取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为该店起了一个极具诗意的店名,即「春发生」。
  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春发生饭店”,迁往南院门中段,营业面积100多平方米。改为全天营业。六、七十年,“春发生葫芦头泡馍”更成为西安广大市民可望不可及的美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春发生葫芦头”实行凭票供应,多数人路过南院门时只能是向春发生店内偷觑一眼,咽咽口水而已,即便是有幸得到一张餐票,也是买了端回家把一碗掺成几碗吃。有民谣为证:“提起葫芦头,嘴角涎水流”。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春发生饭店葫芦头泡馍已由单一的品种,研发出十余个品种。有海味葫芦头、精肠葫芦头、精肥葫芦头、特制葫芦头、鸡片葫芦头、大肉葫芦头等。并在“葫芦头泡馍”的基础上,挖掘研创了“五行菜”,即以猪肠、腰、心、肝、肚为原料烹制的各种菜肴。按肠属金、肝属木、心属火,肚属土以及以脏养脏的传统食疗而研制的。经过多年的试制,采取炒、炸、烧、炝、挂汁等烹调技艺研创出近百个品种。
 
所在区域及地理位置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所在地,是陕西政治、文化、经济、科研、教育、旅游中心,现管辖碑林、新城、莲湖、未央、雁塔、灞桥、闫良、临潼、长安9区和蓝田、户县、周至、高陵4县,面积10108平方公里,人口近742万。
  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泪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为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秦岭山脉横亘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中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线。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而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他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767米,是中国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基本内容
 
葫芦头泡馍,是极具特色的陕西着名风味小吃,尤其以春发生的最为正宗。其历史源远流长。在唐代,京城长安流传着(煮白肠)、(猪杂羔)等小吃(即今日之葫芦头),因其味美汤鲜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  相传药王孙思邈游医四方,途径长安东市,在品尝“猪杂羔”时觉其味腥油腻,遂从药葫芦里取西大香、上元桂、权阴椒等健胃祛腥之物,授店家以使用方法,并将药葫芦一并赠予。其后“猪杂羔”一改旧貌,味香四溢,久吃不腻。店家感念药王点拨之恩,遂将药葫芦视为“吉祥”之物高悬门首,并将“猪杂羔”更名为“葫芦头”,承传至今。
  穿发生饭店的葫芦头泡馍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至今仍始终坚持传统的制饼、洗肠、熬汤、泖馍工艺,以及精工细作的工艺和各种调和料的使用密不可分,使春发生“葫芦头泡馍”几十年保持原汁原味。我店的“葫芦头泡馍”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称号,国家贸易局授予中国“名菜名点”称号。
  在不断提升葫芦头的基础上,我店还推出了“粉汤羊血”、“辣子蒜羊血”、“水盆大肉”、“三鲜煮馍”以及经营的“五行系列炒菜”等近百个品种,并先后被国家商业部、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中国名菜”称号。
  葫芦头泡馍现在己遍及西安大小街头,属于我国传统餐饮制作工艺的典范,深受消费者的喜欢,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已成为地方小吃类不可或缺的品种。
  同时饭店加大菜品的研发,不断创新,其中;椒盐大肠1990年被西安市商贸局评为西安市“名菜、名点”;温拌腰花1992年被西安市商贸局评为西安市“名菜、名点”;炝肚片1993年被西安市商贸局评为西安市“名莱、名点”。清炸大肠1995年被西安市商贸局评为西安市“名菜、名点”。葱爆肝尖1996年被西安市商贸局评为西安市“名菜、名点”。烧汁肠头、牡月腰花在第二届东西部国际美食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菜”。叉烧排骨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2008奥运推荐食品,并获得北京奥运推荐食谱菜品展银奖。
  除此之外,春发生饭店还研制推出了“五行古韵宴”和“五行争辉宴”,分别在2004年第一届东西部国际美食博览会上被评为“特别金奖”;2006年第二届东西部国际美食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宴”。
 
主要价值

传统技艺的价值

  春发生葫芦头的“三绝”,既洗肠、熬汤、泖馍。

  第一绝:洗肠留香祛异
  做葫芦头泡馍的主要原料是猪肠肚,而肠肚清洗的好坏是关系到整个泡馍质量的头一关。春发生在清洗肠肚方面历史悠久,方法独特,要经过漂冲、捋、刮、翻、摘、回翻、漂、煮、晾等十几道工序,且在清洗肠肚过程中,按一定的比例,用盐、醋等物除腥祛味。这样洗好的肠肚色白晶透、无腥无臭,经过烹制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食之滑嫩、入口即烂。
  第二绝:熬汤料精味浓
  葫芦头泡馍的好坏关键在汤上,“春发生”的创始人何乐义先生,他选料精心、制汤上精,每天一大早他将猪大骨、鸡、鸭等料按一定比例投入锅中,熬好汤后放入桶中,下午出摊卖饭,将桶中汤逐次加入泖饭锅中,汤完收摊多一碗也不卖,即使后来发展为店铺后,其做法依然如故,从不乱加水,因此春发生葫芦头的汤,具有味浓、扬鲜、色白的特点,冬天滴在地上即刻成冰。几十年来,春发生饭店在熬汤配判上严格按照传统制汤技艺:单锅熬汤、定量投料、一次成汤、不再加水,并在原配料基础上增加牛骨、鲜大肉,使春发生的的汤料精味浓堪称一绝。
  第三绝:泖馍渗透均匀
  葫芦头泡馍的成形,关键在厨师最后的加工手法“泖”上,这是烹调技艺中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  “泖馍”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一碗葫芦头最终的好坏全在这个“泖”,,好的厨师能熟练运用旋、转、打的手法,使馍全部浸透,馍块滑软没有硬心、调制。渗透均匀、层次分明、造型美观,顾客食后才会味香缠齿、回味无穷。

营养价值

  猪大肠中含有脂肪、蛋白质、钙、磷、铁等成分。中医认为,猪大肠性甘平、微寒、无毒。入大肠经。有润肠通便,治燥理血之功,对于便血、血痢、痔疮、脱肛等症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葫芦头汤色洁白,用料丰富、味浓醇香,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和微量元素。
  盐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碘,有催吐利水、泻热软坚、润燥通便功效。在葫芦头汤中长时间熬制后,其功效更为明显。

文化价值

葫芦头泡馍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极具特色的陕西地方小吃,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唐朝已深受欢迎,很好的体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餐饮文化的发展。春发生饭店是陕西目前唯一以经营葫芦头泡馍的大型连锁企业。多年来在葫芦头泡馍的钻研的基础上,并不断的对葫芦头泡馍的历史、形成、发展等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挖掘,并对传统的技艺进行很好的继承,突出葫芦头泡馍深厚的文化气息。整理出了葫芦头的来历、葫芦头的发展历程和葫芦头的传说等资料,并进行造册、归档。并在葫芦头泡,馍的基础上,结合特色,研创了葫芦头系列产品和五行系列菜品,将葫芦头和菜晶进行了良好的结合,并形成了特色,进一步提升葫芦头的丰富的文化氛围。
  春发生葫芦头泡馍从取名到制作工艺以及饮食过程上继承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其品味的方式、口感舒适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取名上借助典故来提升文化品位。其次,注重阴阳平衡。“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性》)。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方可达到“天人合:—”的效果。第三,提倡中和。就是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之句,意为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酸。第四,讲究色、香、味、形、器协调一致。意在突出享用饮食的过程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第五,突出养生功能,以医食同源的观点,在制作过程中,利用烹饪使用原料的药用价值,达到养生的作用。经过历史的见证,春发生葫芦头泡馍已经成为陕西的一道着名小吃。

濒危状况

以经营葫芦头泡馍而闻名全国、誉满三秦的春发生饭店,以发展和振;兴陕西地方小吃为己任,不断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品牌效应。多年来,在葫芦头泡馍的基础上,不断的挖掘和创新,不断的丰富经营品种,形成了以葫芦头为龙头,汇聚特色菜品和精品陕菜的经营格局,受到新老各界的一致肯定,并多次接待中央领导人和社会名流,经营业绩不断升高。但其濒危状况也进一步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随着寄发生的快速发展,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以及西安人对葫芦头的喜爱,太多的人看中了葫芦头这个行业,一时间,各类以经营葫芦头的店铺,由原30余家,迅速增长至100余家,制作方法参差不齐,用料各异,技艺不正宗,粗制滥做,严重影响到葫芦头泡馍的正常发展。
  2、消费群体的萎缩,喜爱食用葫芦头泡馍的大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较少,年轻人多大崇尚时尚的东西,易于接受新鲜的食物,对传统的东西越来越疏远,加上部分群体对葫芦头的错误理解,认为大肠不易经常食用,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也使葫芦头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3、传统的工艺在逐步消失,洗肠的环节正在消失,现在西安市所有经营葫芦头泡馍的商家,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洗肠工艺,基本选择的是成品的大肠,造成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葫芦头的品质。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为了能使葫芦头泡馍这一地方特色品种,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扬,近年来不断的葫芦头泡馍的制作技艺和历史资判。进行搜集、挖掘、整理、归档,确保葫芦头泡馍得到长远的发展。
  2、在品牌保护方面,1997年春发生饭店对“春发生”商标及图案,在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进行了注册,对老字号晶牌有效的进行了保护。2001年“春发生”被西安市工商局认定为“西安市着名商标”;2004年“春发生”被陕西省工商局认定为“陕西省着名商标”。
  3、为了更好的传承地域饮食文化,多次参加中国各类比赛和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及省市的各类奖项,加强了与外界餐饮行业的交流,不断提升葫芦头泡馍的传统技艺和知名度。
  4、2007年3月,积极申报了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的项目。
  5、对葫芦头泡馍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提高和完善,提高葫芦头泡馍的可操作性。并对葫芦头泡馍的整体操作过程实行了标准化操作,统一了葫芦头泡馍的执行标准。 

资金投入状况

  春发生饭店近年来,不断致力于弘扬和发展葫芦头泡馍这一传统的技艺,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的刘葫芦头泡馍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进行挖掘和整理;同时不断的对品种进行丰富,在葫芦头的基础上研发了五行系列炒菜100余种,提高了葫芦头的市场竞争力;对传统的技艺进行弘扬,采用教授的方式,加强葫芦头技艺的传承;不断的加强葫芦头的市场占有率,加快发展步伐,对原南院门店的经营面积进行了扩充,并积极开设了两家连锁店。以上各项共计投资约600万元。

保护内容

  1、进一步全面深入的开展普查工作。设立专职机构,组织专人对葫芦头泡馍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性资料和传承谱系进行整理和摸排。
  2、对普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建档。
  3、制定葫芦头泡馍的保护规划。明确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保护工作任务。
  4、对葫芦头泡馍的制作技艺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形成资料。
  5、不断探索,通过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索出有效保护葫芦头泡馍的措施。

保障措施

  1、建立葫芦头泡馍专项保护工作机构。
  2、聘请老师傅传授葫芦头泡馍的传统制作技艺和经验。
  3、加强葫芦头泡馍核心技术的完善和制作技艺的保密工作,防止技术流失。
  4、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确保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的传统制作技艺的有效保护。
  5、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加大葫芦头泡馍的宣传力度,确保葫芦头泡馍的传统技艺得到弘扬和发展。
  6、丰富葫芦头泡馍的品种,不断退陈出新,推出膳食结构更为合理、更为营养、更为科学的新产品。
 
传承谱系
葫芦头泡馍,历史悠久,远在唐代就已存在,最初被唤作“煮白肠”,后经药王孙思邈赠与店家药葫芦和秘方,口味大变,汤鲜肉嫩、香气四溢,食客络绎不绝、无不赞誉,店家为感念药王的点拨之恩,将葫芦悬挂于门首,并将煮白肠更名为,葫芦头。
  1920年,何乐义挑着担子在西安南院门沿街叫卖葫芦头,深受市民喜爱,于是开设了“何记葫芦头”,生意异常火爆,一时间,“何记葫芦头”蜚声古城内外,生意越来越好,何乐义将其秘方以及制作技艺传于徒弟张廷玉。
  很快其徒弟张廷玉已经完全继承了何乐义的技艺,而且手艺更胜师傅一筹,何记葫芦头的口味更加纯正、制作更加精细,已成为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的经常光顾的地方。二十年代末,何记葫芦头更名为春发生。
  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春发生响应政府号召,实行公私合营,张廷玉受聘于春发生,其后为了更好的将葫芦头的技艺发扬光大,张廷玉将将其技艺传于其徒弟王乖年、孙克经,并在原来单一品种基础上,研发出10余种泡馍品种,进一步丰富了葫芦头泡馍的品种。王乖年和孙克经又将其技艺传于杜彦斌、梁永华、管志强、吴鹏,使得葫芦头的操作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
  代表性传承人
  创始人何乐义,男,出生日期不详。春发生饭店创始人,并将葫芦头的传统技艺进行了延续。其传承人:张廷玉。
  第二代传承人张廷玉;男,出生日期不详。何乐义的唯一传人,并将葫芦头泡馍的技艺进行提升和改良。
  第三代传承人王乖年,男,出生于1949年3月,高级烹调师。技艺精湛,他泖制的“葫芦头泡馍”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称号,国家贸易局授予中国“名菜名点”称号。
  第三代传承人孙克经,男,出生于1952年12月,高级烹调师。曾任春发生饭店副总经理,在任期间,对葫芦头品种进行丰富,研创出10余个新品。
  第四代传承人杜彦斌,男,出生于1962年9月,中级烹调师,现任春发生饭店泡馍部厨师长。
  第四代传承人梁永华,男,出生于1972年i1月,中级烹调师。
  第四代传承人管志强,男,出生于1977年4月,中级烹调师。 
相关器具和制品

相关的制品

  1、选用优质的猪大肠。熟肠整根长30--45厘米,最粗处直径3—5厘米,呈熟肠黄白本色,无杂色斑点,有熟肠特有的香味,肠壁内无花油杂质,无冰渣。成熟度好,以用手能掐透肠壁为度
  2、选用优质的猪大骨、柴鸡、方肉、鸭壳、生姜、猪肚,用于吊汤。
  3、吊汤用的大铁锅以及存汤的大煲桶。
  4、优质的面粉和一定温度的水。
  5、优质的香菜和小葱,用于制作稍菜。
  6、浸泡用的大勺和泖馍用的手勺。
  7、配置好的复合调料水、味精、腊汁油。
  8、优质的粉丝。

制作工艺

  葫芦头泡馍在制作过程中有四道工艺,分别为制饼、洗肠、吊汤、泖制。
  制饼
  ①备料:将面粉、碱、温水原料备好;②和面:将面粉、碱按比例依次放入专用和面机搅拌均匀,加入温水,开启和面机,直至料水和制均匀,呈团状;⑧轧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入专用轧面机中轧制,直至面团光滑、白亮。(75斤面团分为4次轧,,1次1块,每块面团重约18.75斤,反复轧14回);④揪面剂:将轧好的长方形面团用刀切成长条状(年块面团切成5条),  一只手拿着条状面团,  另一只手按要求均匀揪出一个个面剂(约13个),按顺序摆好,用专用湿布盖上,防止面团干燥起皮;⑤揉面剂:将揪好的面剂反复揉制,直至其表面光滑且圆,茬口收在底面;⑧擀剂:用专用擀杖擀揉好的面剂,直至饼面平滑,呈圆形的生饼胚,再用雄杖顺饼胚以45’角切入,敲击饼胚上部一周,成为一圈连续不断的线状,轮廓柔和无毛边,正面有微型圆圈轮廓;⑦入炉烤制:将擀好的饼胚放入专用烤炉烤制20--25分钟;⑧出炉;将熟饼用专用签子扎起,放入指定柳筐内;⑨出品保温:将熟饼用纱布或专用棉被盖好,保温存放、备用。生剂重量:每个135克一145克,·生饼胚直径为儿5厘米,厚1.5厘米;个130克一140克,熟饼直径10.5厘米,厚1.7—1.8厘米。成品饼标准:色泽金黄色、质地筋韧、回味香甜  有烤饼固有的麦香味,形态:虎背、铁圈、菊花心。成品的饼由70%死面和30%发面组成,又称“七死三活”。
  洗肠
  洗肠关系到整个泡馍质量,不容忽视,经过漂冲、捋、刮、翻、摘、回翻、漂、煮、晾等十几道工序,按一定的比例,用盐、醋等物浸泡搓洗起到除腥祛味的作用。
  吊汤
  将直径2.4尺的铁锅用清水清洗干净。铁锅内注入清水100斤,将经过初步加工后的原材料按/顷序依次下入铁锅内。第一是猪骨:用大火烧开后熬[制30分钟,汤色微白泛青,自感略涩,汤面下降四分之一。第二是方肉、猪肚;铁锅内注入‘桶热水(27斤),下八方肉、猪肚,继续用大火烧开后熬制20分钟,汤色奶白,口感微酸,汤面下降五分之一。第三是柴鸡、鸭壳:铁锅内注入一桶热水(20斤),下入柴鸡、鸭壳,大火烧开后转入中火熬制20分钟,汤色乳白,口感鲜醇,闻之有骨头汤的特殊香气,汤面下降五分之一。第四是生姜:铁锅内续满热水,下入生姜,用大火烧开后熬制10分钟,转入中火,即成可使用的成品汤。第五是盐:泖饭时下入盐烧开1分钟,待盐充分溶化后,再进行泖制。
  操作要求
  1、铁锅必须洗净。
  2、吊汤用原材料必须经过初步加工,然后逐次下入。
    3、在加水时,必须是热水。
  4、注意火候的掌握,以汤汁不外溢为原则。
  5、在下入柴鸡鸭壳后,随时打去汤面浮沫,注意保持汤锅洁净。
  6、头锅汤吊制时,原料必须足量。
  7、在汤锅续料时,柴鸡、方肉、猪肚可根据经营所需分批下入,保持汤锅内始终有新鲜原料的加入,使汤锅的口感、浓度不受影响,成品汤标准:色泽乳白,有粘稠质感,汤汁咸淡适中,鲜味突出。

       葫芦头泡馍泖制

  现将制好的饼掰成着头大小的块状,放入肠头,后将水粉丝用右手缠咸直径6—8厘米的圆圈状,盖住肠头,将葫芦头汤锅内沸滚的原汤顺碗边浇入配好料的泡馍碗里,以浸没馍块为度,浸泡时间为2分钟。滗去浸泡汤,一定要重压滗净;运用旋、转、拍、压、挑、滗的手法,反复将沸滚的葫芦头汤浇泖于—8遍;用手勺内沿以90°角顺碗边切入,向怀里内侧用力挤压,边压边转动碗一周,使水粉丝在碗内中间部盖住原料形整不散,馍块中间突起如小山丘状;经整形后,碗内不见汤汁,根据馍块的大小和多少,依次向碗内调入调料水、腊汁油、稍子菜、味精,浇入沸滚的葫芦头原汤即成
  色泽:白绿相映,馍块洁白晶亮。
  形态:水粉丝在碗内中间部,盖住原料形整不散,馍块中间突起如小山丘状,层次分明。
  口味: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醇香扑鼻。
  质地:馍块绵软滑韧,有粘连质感。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中华老字号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