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武狮
项目介绍

简介

《复兴武狮》是集武术、舞蹈、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山东拳师岳窝流,有一年给八旗王子教授武术,王子因用功过度死亡,依律本应问斩拳师,但亲王爱惜人才,将他发配到周至马召镇。他授艺于王廷海等人并组成武狮表演队,活跃于州府之间,到肖军川时已传承六代。

复兴村演绎的狮子属武狮子表演,以凶猛为主,前扑、纵跳、全身抖动,讲究把狮毛直立起来,以八大势和十小势为主势,和武术连贯一起进行表演。她通过狮子群舞、打斗、上山、越岭、攀岩等高难度动作,体现了武狮的凶猛有力、武艺精妙、攀技高超。

《复兴武狮》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传统风格,有极强的地域特征。演出场面大气壮观,高潮迭起,尤其在晚上演绎,更具艺术感染力。它的民俗特征鲜明,表演前要先上庙参神,游街时村民则会转圈、摸狮身求福祈寿,表演时常说吉祥话活跃气氛、推波助澜。另外,武狮表演离不开武术表演。

主要节目有两大类:一是地摊节目大刀和狮子、大连枷和狮子、红缨枪和狮子等;二是高空节目如狮子过桥、走钢丝、滚绣球等。其中狮子戏塔、过大桥、走七星桩等节目堪称绝活。

《复兴武狮》是广大群众农闲之余、喜庆时刻、节日庆典、自娱自乐之际举办的主要娱乐活动形式之一,其民俗气息浓厚、艺术特征鲜明,深受百姓的欢迎和爱戴。在强壮身体、陶冶情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推动周至民间武术、舞蹈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989年以来,复兴武狮会多次参加演出活动,赢得了不少殊荣。原陕西省副省长范晓梅、中国道教协会主席任法融等领导对复兴武狮浓厚的乡土味给予了充分肯定。

基本信息

项目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名称

复兴武狮

申报地区

周至县

涉及民族

汉族

 

周至县辖22镇376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全县总人口67.4万。

周至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南依秦岭,北濒渭水,襟山带河,素有“金周至”之美誉。境内有道教文化发祥地楼观台,《长恨歌》诞生地仙游寺,世界第一大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积雪六月天”的秦岭主峰太白山等。周至县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骆峪古镇历史悠久,骆峪水库碧波荡漾,一派南国风光。复兴村属骆峪镇管辖,旧称疙瘩寨。这里花香飘溢,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生产优质小麦、玉米、小米等粮食作物,特产有油桃、李子、板栗、葡萄、核桃、猕猴桃、杏子、梨、苹果等经济作物。该村依山傍水,庙宇众多,每逢庙会,好戏连台,村民载歌载舞,武狮龙灯,秧歌社火,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

 

 

西安市周至县骆峪镇复兴村

 

复兴武狮是周至舞狮的源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到清朝同治年间,当时山东曹州府有一拳师叫岳窝流,从小跟师傅张大功学习武艺,练就一身武功。有一年他给八旗王子教授武术,在习武中八旗王子因用功过度夭折,依律本应问斩拳师,但亲王爱惜人才,只将岳涡流发配于周至马召镇。(据周至县武林志记载,岳涡流死于周至马召。)后来岳涡流授艺于马召镇的王廷海(外号神腿王四,已故)、雷大壮(外号铁胳膊雷四,已故),后又传授于周至县广济镇商家磨的辛夺奇(外号辛老八,已故)。以弟子为骨干,岳涡流创立了一支武狮表演队,活跃于府县之间,由于弟子们根基扎实牢靠、动作娴熟优美,深受当时百姓的欢迎。后来,辛夺奇又将此技艺传授于外孙肖军川,至此,肖军川成为复兴武狮的第六代传承人。

1989年,在肖军川的倡导下成立了复兴武狮会。该会由当地武狮和武术爱好者等50余人组成,致力于武狮的调查、研究、表演、传承等工作。

 

舞狮子有文狮和武狮的区别,体现南北方狮子的不同特点。文狮以模仿狮子的形态为主的表演方式。武狮则以凶猛为主,前扑、纵跳、全身抖动,讲究把狮毛直立起来,以八大势和十小势为主势,和武术连贯一起进行表演。另外,高空表演时狮头有耍杆为武狮,无则为文狮。复兴村演绎的狮子属武狮子表演,她通过狮子群舞、打斗、上山、越岭、攀岩等高难度动作,体现了武狮的凶猛有力、武艺精妙、攀技高超,表演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花灯闪烁,整个演出场面大气壮观,险象环

生,高潮迭起,诙谐有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主要节目有两大类:

一、高空节目:狮子过桥、狮子走钢丝、狮子走七星桩、过八星阵、桥底寻宝、狮子爬山、滚绣球等。

(1)狮子戏塔。主要道具有长高板凳,表演先是把板凳垒成塔形,最高十二层,主要动作有三戏水、三望月、三点水、翘尾、打滚、打圈、抓痒等,整个演出在锣鼓声中持续约50分钟。

(2)狮子过大桥。道具两个长约4米的木梯子,主要表演动作有单叉、双叉,三戏水、三望月、梯顶转圈难度相当大,该节目表演时间约35分钟。

(3)狮子走七星桩。桩是1米至1.5米高的原木竖立而成,7个1组分成3组,共21根。主要动作有八仙过海、狮子抓痒、狮子越山等,该节目表演时间约30分钟。

(4)狮子爬山。分为上单桌和上双桌。1、上单桌,狮子从地上跳到桌面,纵身一跃狮子跳1米多高,难度特别大,主要表演动作有三望月、三戏水、趔叉踢痒等。2、上双桌,使用道具2个八仙桌,一个桌子正面朝上,并在桌面中心放一本约5公分厚的书,第二个桌子倒放,四脚朝上。表演时狮子跳到第二个桌子上,脚踏桌腿人转动上桌,在桌腿上换脚,动作有猫儿洗脸、趔叉挖耳等十分惊险,演出约40分钟。

二、地摊节目:

日月杯和狮子、大刀和狮子、大连枷和狮子、红缨枪和狮子、单刀和狮子、双刀和狮子、绣球和狮子。跑地摊时狮子做各种动作都要映蹄,观赏性很强。

《复兴武狮》的相关习俗

1、不论年节还是平时,耍狮子要从庙上开始。狮子参神时一般不行大礼,只是礼节性的见见面。这时,一般要念条子(即歌诀),敬神:香在炉中蜡在台,瓶内有花四季开,年年月月多茂盛,一年四季保平安。参神:三教定乾坤,子牙下昆仑,一保风调雨顺,二保全村老幼平安,

三保财发万年。

 

2、狮子要走家串户。引狮的武士要念歌诀:狮子本是一大仙,刘海步步撒金钱。来在此地耍一遍,耍它个富贵万万年。狮子本是毛狸团,浑身上下金丝缠。来在此地耍一遍,耍它个吉庆太平年。然后锣鼓伴奏,狮子咬门。先咬左右门框,再咬门槛,猛扑进门,进门后转遍整个屋子。起到驱邪避祸、佑护平安的作用。过街时常有老人、娃娃在狮子身下连钻三圈,以保常年安康;也有的人头疼摸头、腰疼摸腰、腿疼摸腿,以求祛病强身;还有的人拔狮毛,以求财源广进。

3、过庙会遇到其他社火表演队,需要避让道路时,武狮队就会举起黄裱犹如通行证一般畅通无阻,从未与其他队伍发生冲突,这个传统一直保留着。

4、固定场地表演称为总场子。以祈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表演时锣鼓先敲打,然后狮子上场。这时必须进行双狮表演,寓意好事成双,少则二只多则八只。接下来才能进行其他表演,先耍地摊再耍高空,中间穿插武术套路表演。

5、武术套路表演有一定的次序,开场的流星扫场的刀,还要念歌诀。同一门派由大师兄先耍零星,二师兄中间扎枪,大师兄耍刀收场,其余没有次序之分,不同门派由年长者来指定。这时必有一人敲锣开场,敲锣的人口念条子(歌诀),念时有表情有动作,念完时武术套路正好表演完。流星锤表演的歌诀:流星本是丈二长,贺三王杨滚留世上。有人认它是铁的,有人认它是铜的。铁疙瘩,铜疙瘩,老君炉里炼成它。上殿耍的君王所爱,下殿耍的文武众夸。又能长来又能短,又能百步射穿杨。上打朝天三炷香,老妈拐线弄的巧,青龙缠项百中忙,才显英雄强中强。

6、武狮表演和武术表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武狮表演中场有武术表演,而武术比赛中也有武狮表演。

 

 

“复兴武狮”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传统风格,其主要特征是:

一、演出场面大气壮观,高潮迭起,虽是动物之间的险象格斗,却将自然、动物、人类有机融合为一体,寓意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富有观赏性。

二、不论白天还是夜间的室内外任何场地,都可演绎。特别是夜间,花灯闪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激情四扬,烟火高放,使原始朴素的民间表演艺术得到了升华,具有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穿门过户、送福赐祥。过街时常有老人、娃娃钻狮身,有病的人会根据疾患部位摸狮头、腰、腿等,祈求平安健康;还有的人拔狮毛,以求财源广进。表演时引领者常念歌诀或吉祥话活跃气氛、推波助澜。

四、武狮表演离不开武术表演。武术套路表演有一定的次序,开场的流星扫场的刀,表演时一人敲锣念歌诀,一人表演,念完时表演就结束了。而武术比赛中也有武狮表演。

 

《复兴武狮》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较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壮身体,陶冶情操,增强群众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鼓励人们敢于攀登高峰、战胜困难。

2、它是集武术、动物舞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挖掘、保护、传承该技艺对继承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3、源于民间,贴近生活,服务群众,丰富美化了广大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当地群众年节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

 

为保护《复兴武狮》,各方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仍存在不少问题:                            

1、随着娱乐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加之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员组织,演出场次及规模方面的局限性,使其自身生存空间愈来愈小。

2、掌握核心技艺的师傅们年龄偏大,不能直接参与表演;而年轻人因多种原因训练不足,先辈留下的一些经典套路很难再度表演,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经费问题一直制约各项工作的开展,乐器、道具、服饰修缮、更新总是捉襟见肘;培训工作难以支撑。

相关

制品

及其

作品

一、道具:

1、武狮表演所用道具有:大方桌、高木梯、长板凳、七星桩、大连枷、日月杯山岭布景等;

2、武术套路表演常用道具有:刀、枪、剑、棍、流星锤等兵器;

3、其他:队旗、鞭炮、烟花、红布。

二、服饰:

引狮者身穿古装,手握绣球等道具;表演者身着狮头、狮尾闪亮登场;锣鼓队也有相应服装。

三、乐器:

武狮表演时多以锣鼓队壮声势,常用乐器有:锣、鼓、绕等。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传承状况

住址

第一代

张华年

不详

不详

师承

第二代

张大功

不详

不详

师承

第三代

岳涡流

不详

不详

师承

第四代

王庭海

不详

不详

师承

雷大壮

不详

不详

师承

第五代

辛夺奇

不详

不详

师承

第六代

肖军川

1962年

高中

师承

魏秀群

1970年

高中

师承

第七代

肖合

1989年

高中

师承

(群体)

肖军川,男,1962年5月出生,从事武狮表演20余年,从小跟随外祖父辛夺奇学习武艺和武狮表演技艺,对引狮、狮头、狮尾的表演有很高的造诣。他除组织、表演外还注重传承工作,利用闲暇时间培养了20多名少年传承人,多数能独立表演,成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他多次组织参加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屡受好评。他同时又是周至县武术协会的理事,对器械、套路均有研究,多次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屡次获得大奖。

保护计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

1、近年来,周至县文化馆、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复兴武狮》进行了普查、整理、录像、建档等。

2、2011年,《复兴武狮》被周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作名录。

3、周至县文化馆、周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经常鼓励《复兴武狮》传承人参与各类展演活动,积极开展保护、传承工作。

4、第六代传承人肖军川定期组织、交流表演技艺,积极培养青少年传承人。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1、建立健全各该项目相关档案资料,存入数据库;利用非遗展厅、陈列室展出作品,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

2、鼓励传承人坚持武狮传承;成立“复兴武狮艺术研究会”,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3、建立保护、培训、传播、开发的有效机制,使《复兴武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向产业化迈进。

保护内容

 

一是对《复兴武狮》项目及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比较完善的传承机制;开展交流活动,积极培养表演人才,改良表演节目,适应社会新的需求。

二是与《复兴武狮》相关习俗文化的保护,狮子游街、穿门过户这种傩仪形式的习俗仍然受到群众的喜爱。

三是对承载项目的信息载体的保护。建立资料库、数据库、电子文本、音像资料等精心保护。

四是《复兴武狮》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13年

用文字、图片、摄影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档案。

已完成

2014年

积极申报市级非遗项目

成立包括复兴武狮在内的周至民间艺术表演团,经常参与演出活动。

争取申报成功

每年至少演出8场

2013年—2015

重点培养100名传承人,完全掌握狮头、狮尾、引狮等武狮技艺。

精通技艺,独当一面

2016年

召开专家研讨会,将学术成果汇编成册,争取出版。

出版书籍

2017年

编写武狮培训教材,并将武狮表演技艺编入中小学教材。

 

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

保障措施

 

 

1、用各种相关的法律、政策来切实的保护这一特色显明的舞蹈项目。

2、建立有专家、学者为顾问,周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复兴武狮》保护领导小组。

3、积极争取县政府每年拨付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保护《复兴武狮》。

 

 

经费预算及

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万元 )

依据说明

资金来源(万元)

自筹

地方补助

拟申请市级补助

4

普查调资料,整理文档,建立电子档案

 

2

2

15

开展“复兴武狮”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整理出版相关成果等

1

2

12

5

复兴武狮制作及表演骨干的培训工作所需经费

1

3

1

20

更新服饰、道具、乐器等

2

3

15

备注

 

 

总预算44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自筹资金4万元,其余30万元申请上级保护经费;

这些经费分五年逐步落实。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复兴武狮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