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高跷
项目介绍

    简介

七曲高跷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项独特绝技,表演形式丰富。表演者注重人物的服饰,侧重“扮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表演者扮成各种角色、双脚踩蹬在1.5米的柳木棍上行走,锣鼓伴奏,边走边舞。以传统秦腔戏为主要表演内容,表演时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排上长队,生、旦、净、末、丑俱全,凌空飞舞,充满刺激。

     历史渊源

踩高跷早在春 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有关高跷最早的文字记录是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列子说符篇》。文字记载:春秋时,宋国友个叫兰子的人,把两根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双腿上,为宋元公作急走如飞的表演,手上又同时舞弄七把剑。由此可见当时踩高跷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以此推算踩高跷的历史,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时间了。

     传承人

代表性传承人

李福生,男,汉,1951年12月出生,哑柏镇七曲村人,高中,1962年学

高跷表演,1966年至今组织和表演高跷演出。

     传承谱系

     濒危状况

因各方面的原因,在发展、研究、创新、传承方面面临着困难,年轻爱好者因为经济和时间等原因,没有发展成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娱乐活动的丰富,宣传手段多样化,高跷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仅靠村民自发表演的热情以及村委会资金自筹,对于继承发扬这一民问传统艺术难免促襟见肘,要深入挖掘和继承、发扬这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开展保护的同时,向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保护机制,使得有足够的资金为保障,更好的传承七曲高跷艺术。

     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1)进一步全面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高跷》发展的历史沿革,价值等全部状况,录制专题片,把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2)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聘请有关专家对《高跷》继续进行加工、编排,提高艺术质量和水平。

(3)组建了青少年高跷队学习、继承《高跷》。

五年计划:

2011年

添置高跷道具、服装

2012年

添置锣鼓、彩旗、扩音设备,使硬件更加完善

2013年

召开七曲高跷研讨会,完善七曲高跷脸谱,形成文字档案、图片档案

2014年

2015年

培训传承人,完善传承机制,让七曲高跷走向市场成立“周至县民间艺术表演团”,把《跷》作为表演团的重点节目,创造一切条件,为《高跷》提供展示平台,向外推介,打入市场。

保障措施

(1)建立有关专家指导的,以文化馆馆长为组长,镇领导村委书记为副组长的民间音乐《高跷》保护领导小组。

(2)成立“周至县民间艺术表演团”,把《高跷》作为表演团的重点节目,创造一切条件,为《高跷》提供展示平台,向外推介,打入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3)文化馆争取县政府每年拨入一定经费,对《高跷》进行保护,包装,使其焕发时代风采。

经费预算依据说明

地方配套资金61万元

普查完善资料,整理拍摄图片存档10万

戏剧服装21万

柳木腿子3万

戏剧头饰7万

彩旗1万

锣鼓5万

扩音设备6万

培训经费8万

其它1O万

传承人
相关影音图片资料

【 图片资料 】

七曲高跷

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