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传承人

    简介

甘水坊村自古就有年节耍狮的习俗,其高空耍狮是在古老的年节习俗中形成的独特的耍狮形式。高空耍狮有三种形式,都具有高难度和惊险的特征:

雄狮爬杆

在活动场地的中心竖起一根高约15米左右的高竿,从杆顶上在相对两面拉两条间隔80厘米的粗竹绳,固定于地面。竿上有平台,平台下面有两个或四个秋千。雄狮爬杆一般由10人表演,其组成是3个人扮打狮子的武士,3个单人狮子,两个双人狮子。其表演方式是:武士和狮子在打斗嬉戏和追逐中,在两条25米的绳上进行爬上爬下的表演。狮子爬上杆顶后,在上面方桌的平台上进行各种表演;武士在杆侧的吊棍上进行悬空倒吊等表演。

狮子叼板凳

把25条高低,长短相同的条凳每层放两条摞起来,最上面放一条板凳共13层,每层高低约60厘米,13层摞起来高约8米。

狮子叼板凳表演仅吻凳就需50人,加上一个武士和一个单人狮子,共需52人。其表演过程是:耍狮人和扮狮人从两边的凳角一直攀登到顶端的一条凳子上,然后进行打斗玩耍表演。打斗五个回合后,武士逐层退下,狮子到处需找武士,寻找不到,在暴怒中用嘴叼住板凳一条一条往下扔,直到底层。

狮子翻山

把两个7米左右高的木梯(或铁梯)顶端相连,八字形摆在场地中间,下端用绳摆好。

狮子翻山表演时,由4人稳好梯子。武士由梯桄上一直爬上梯顶,双人狮同时追武士到梯顶端,向四方舞玩,寻找不到舞狮人后,同时爬下梯子。在翻山表演中,也有锣鼓,胡哨伴奏和放火表演。

    历史渊源

甘水坊村自古就有耍狮子的传统,据村里老人讲,在他们小时候,每到过年就耍狮子,起源于何时,已无人能说清。耍狮子在该村过去叫“打狮子”,与跑竹马,赶旱船等社火一起耍,是该村年节习俗的重要内容。临近的元马店,马村等村都有“打狮子”的传统,说明这是这一地区古老和普遍的习俗,是古代民间传统文化中祈年,祭祀土地神的遗存形式。“打狮子”属于武狮子,有拳打,连家打,刀打等形式。这与该村的尚武传统有关。在该村的历史上,代代都有习武的人,人们普遍都有一种体能崇拜,这也是古代乡村的普遍观念和生活需要。正是在“打狮子”这一传统习俗和尚武精神的传统观念中,逐渐形成了高空舞狮的形式。其形式年代待考。村中老人能够记起来的是,解放前耍狮子的人有朱主让,曹延基,杨凤鸣等人。1956过年,何振西,冯庭玉,牛清洁等人在闹社火中表演了狮子爬杆。当时曹文华,朱明义,曹文哲,冯长青。朱云杰等人会打狮子和爬杆。1957年在东岩村耍狮子叼板凳,摞了31条板凳,其惊险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历史上甘水坊村种麻,耍狮子用的狮子皮都是自己做。用麻做毛,用竹子编狮子头,用硬纸糊面并画面目。过去村民朱希贤绑狮子头,朱千子等人绑狮子皮。做狮子现已失传。

解放后,甘水坊耍了十多次狮子,1986年在户县体育场参加正月十五庆元宵晚会演出,受到县政府的表彰;2002年在西安市古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被户县报,户县电视台,省市多家媒体报导轰动极大。

    传承人

朱养振何振西 王兴华 朱慎思 娄庭民 朱慎俭 朱明义 王高社

    传承谱系

上代:龙娃

第一代:朱主让曹延基 刘全胜 刘云山

第二代:何振西冯庭玉 牛清洁 曹文华 朱明义 曹文哲 冯长青 朱云杰 林曾希

第三代:朱养振朱慎俭 卢庭民 冯养世 曹天时 王高社 付绸

第四代:常兵杨帅 朱养红 张小楼

    濒危状况

舞狮队伍现有传承人严重老化,相关制品老化遗失。活动很难组织。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村里的青壮年常年外出经商打工,留村的年青人由于思想观念和社会环境的转变,对民间传统艺术参与兴趣不浓,目前这一传统活动已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

舞狮活动训练时间长,所需资金村子物理支付,全靠自筹,活动经费难以解决。

各级政府重点抓经济建设,对民间艺术活动重视不够。因而舞狮活动的传承发展严重受阻。

    保护计划

静态保护:

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甘水坊打狮子和高空舞狮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技艺演变的轨迹,重点做好现存技艺的调查和文字,影像记录。

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输入数据库。

开展项目研究,编辑出版甘水坊舞狮图文书籍。

动态保护:

对目前的传承人传习资助,支持他开展传承活动。

积极支持村民恢复舞狮队组织,并定期进行训练。

划拨财政专款,支持村民更换舞狮子道具,为其表演创造条件。

通过资金支持,推动村子恢复以舞狮子为核心内容的年节民俗活动。

积极为甘水坊村舞狮创造表演机会和表演条件,推动其开展商业化表演,增强这一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生存能力。

五年计划:

时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11

开展项目深度调查工作。制定传承人资助办法。

完成专项调查。出台传承人资助办法。

2012

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输入数据库。

完成资料整理和归档。确定代表性传承人并发放补助。

2013

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支持村民组建舞狮队。

编辑甘水坊舞狮图文书籍,成立甘水坊舞狮队。

2014

划拨专款,支持舞狮队置办服装道具。恢复舞狮年节习俗。

服装道具到位,当年春节举办舞狮竹马等传统活动。

2015

推动市场演出

确保当年演出两场以上。

保护措施:

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文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教育部门领导为副组长的户县甘水坊高空舞狮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以文化馆牵头的保护工作实施小组,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

建立甘水坊高空舞狮保护工作督查制度,按年度对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并把保护绩效纳入干部考核内容。

把甘水坊高空舞狮保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按时下拨。

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

依据说明

地方配套资金

 

 

 

20万元

专项调查1万元

整理资料和建档2万元

编辑甘水坊舞狮书籍3万元

传承人传习资助3万元

更换舞狮子道具服装3万元

年节民俗活动资助5万元

宣传市场推广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