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传承人

    简介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最早可以溯源到距今近3000多年的西周,今天的斗门镇南沣村就是3000多年前西周的都城镐京遗址。

传说中牛郎织女原本都是天上的星宿,天长日久产生了儿女之情,不料被王母娘娘发现。当时王母娘娘干涉他们、阻止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拆散两人。金牛星知道此事后,认为王母娘娘多管闲事,无意间顶撞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气之下状告了玉帝,玉帝大怒,于是把金牛星打下凡来变成了一头老牛。牛郎星也打下凡间受苦。牛郎下凡后托生在一个姓孙的农民家里,家里有弟兄两个,牛郎是小弟,取名孙寿义,哥哥名为寿仁。弟兄两个还算和睦,就是牛郎的嫂子生性刁蛮,为了霸占家产,千方百计陷害牛郎。有一天牛郎在地里耕田,老牛忽然说话了,牛郎大吃一惊,没料到老牛就是天上金牛星所化。老牛对牛郎说:“今天你嫂子要是给你吃烙饼,你千万可不要吃,里面有毒药。”牛郎回家后,他嫂子十分殷勤地给他端来做好的烙饼,牛郎虽然拿在手里了,忽然想起了老牛的话,便搪塞嫂子说:“地里还有活要做,我在路上吃吧!”于是牛郎拿着饼就出了门。一出门,牛郎装着将饼掉在地上,被躺在大门口的大黄狗看到,一口吃了,结果大黄狗当时就被毒死。这下牛郎嫂子的阴谋给拆穿了,嫂子恼羞成怒,提出要跟牛郎分家,外出讨债的哥哥孙寿仁也给叫回家来。分家时嫂子十分贪婪,哥哥孙寿仁在她的强迫下忍气吞声,只好按妻子的意思把老牛、破车、疙瘩绳(断成一节一节结在一起的草绳)、最不好的房子——草棚及一份薄田分给了牛郎。

这以后,可怜的牛郎就只能和老牛相依为命了。有一天老牛又开口说话了:“织女下凡了。”当牛郎正要再问时,猛然听见在远处的莲池中有嬉戏声,牛郎想往近处走一走,以便一睹仙女真颜,却在半路上捡到了一套红色的纱裙,其质地与做工绝非人间所有。他想一定是仙女嬉戏沐浴时,不小心让流水冲了下来。好心的牛郎就将衣服捡起,拿到一块干净的向阳的大石头上晾晒。他时不时地翻动纱裙,希望衣服早点晾干,以便还给那位出浴之后焦急寻找衣服的仙女。日过半晌,仙女们纷纷出浴赶回天庭,这时最小的七妹织女却找不见自己的纱裙。这纱裙原是有魔力的外套,不穿上它可没法回到天庭呀。织女为了不耽误姐姐们返回天庭的时间,决定一个人去寻找衣服。她找呀找,忽然看到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上有红色的东西在飘动,她急忙赶过去,一看就是自己的纱裙,心中涌出掩不住的欣喜。同时牛郎赶紧从草丛中爬起来打躬作揖。织女看到了朴实善良的牛郎,牛郎也总算见到了美丽灵巧的织女。两人一见如故,岂不知在天上他们早已相爱。因两人情投意合,织女便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同牛郎在人间过平凡的日子,再也不回那个到处都是金科玉律的天庭了。于是他俩就开始营建起自己的小家,牛郎很勤劳,整日在田间劳作,织女很灵巧,天天在家纺纱织布。更可喜的是他们有了自己爱情的结晶——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织女一直沉浸在幸福的时光中,不知不觉已经几年了。有一天牛郎在给老牛喂草时,年迈的老牛又开口说话了:“牛郎,我老了,帮不上你什么忙了。我死后你把我的皮取下来好好保藏着,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它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随后没过多久老牛就死了,牛郎按照老牛的吩咐取下牛皮后将老牛埋葬了。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过了几天,王母娘娘召唤织女们上殿献锦,却迟迟不见最小的织女前来,于是叫来其他六姐妹问话,王母知道事情的 经由后勃然大怒,要亲自下凡收罗织女上天。这天,牛郎织女像往常一样,一个在地里耕作,一个在家织锦。忽然牛郎觉得很不对劲,拔起脚就往家里跑,还没跑到家,就看见织女被王母娘娘拉着飞上天庭,他赶紧跑到家中,找出老牛皮,用扁担担着两个孩子去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一看形势不妙,就从头上拔下玉簪在身后一划,出现了一条看不到彼岸的天河,就这样牛郎织女被天河无情地隔断了。

织女回到天庭后被软禁起来,天天以泪洗面,而牛郎回到凡间后也日夜牵挂着妻子,两个孩子不停地叫着要妈妈。天庭中的众神都觉得如此作为实在有些残忍,一下子隔断了夫妻情、母子情两重情意。王母娘娘此时也被感化了,便做出了让步,准许他们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团聚。由喜鹊衔来木柴搭桥相会。过了很多年,被打下人间的牛郎罪满之后,也重回天庭并且重新受封成了牛郎星。

传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丰富派生的。早在先秦时代,都城咸阳的建造中已经体现着牛郎织女星相的理念,后来到了西汉元狩三年(前120),因西南滇国不断作乱,国家不得安宁,汉政府在现在长安以斗门镇南沣村为中心的一带开凿了昆明池,训练水兵以讨滇国西南夷。从现在的现存地名中还可找回2000多年前历史的,南沣村即得名于位于沣河之南之意,昆明池水引之沣河。斗门镇的地名,源于此地西汉时代是昆明池的蓄水池,好似一个水斗。周边的有一个村子名为石匣,是当地人由于方言读转了音,本为石闸,取意为昆明池的水闸门。昆明池修凿好后池中立石鲸,嘴中盛油用以夜晚照明。由于当时天文星象理论已相当成熟,以昆明池象征天河,就在昆明池两岸刻牛郎织女石像,用来确定船只的位置。传说水兵练好后,汉武帝亲自指挥大军讨伐滇国,走到巴蜀之地,敌军看到汉朝军队军容整齐,士气高涨,以为天兵相助,便不攻自溃。汉武帝征讨滇国大获全胜后,举国欢庆。老百姓想是织女牛郎两位神仙帮忙,由此便出现了现在的对牛郎织女的敬称“石爷”、“石婆”。

到此故事并没有结束,它恰恰成了另一个故事的开端。过了几千年,汉代的昆明池早已变为良田,但屹立在斗门镇的“石爷”和镇东六里常家庄东北的“石婆”却准确地标明了昆明池东西两岸。而故事年代的久远,地理环境的变化使故事又派生出其它内容。历史文化资源被上层统治者掌握着,大多老百姓们对此知之甚少。到了后代人们不知道为何石婆石爷这一对夫妻会分居两地,便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解释在他们眼中这一奇怪的现象。他们想石婆石爷分居肯定有原因,又由于在现在的石婆庙里有一个大方石,百姓们称之为“石炕”。正好“石炕”上有一道小沟,人们就想象着是“石爷”一不小心给尿床了,“石婆”又特爱干净,就把“石爷”一耳光打到斗门那里去了。更有意思的是“石爷”逃得匆忙,连帽子、鞋子,都落在了去斗门的路上。因为当地的一些石头样子像帽子或鞋子,老百姓也将它们也参与到故事中间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里相传了几千年,老百姓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不断的丰富着它,扩充着它。这也成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能一直在这里生存近3000年的原因。

    历史渊源

牛郎织女故事传说由来已久。牛郎织女本是天上银河系统的两颗星辰,有关记载最早见于《夏小正》:“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西周时期,《诗经•小雅•大东》中,“牛郎”“织女”同时出现于记载之中:“……维有天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千牛,不以服箱。……”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

战国时代,秦徙都咸阳,在渭河两岸营建都城时,依据了“南渡横桥,以法天汉”(引自《三辅黄图》)的理念,实际上对应了天上牛郎织女及天河星象。

西汉时,牛郎、织女星宿逐渐演变为动人的神话传说。据记载,“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见于东晋时期葛洪的《西京杂记》)。另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注引《世王传》记载,汉文帝皇后窦氏小的时候,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独窦氏家人不许其出门,不料其居室内有神光照耀,为窦氏日后祥瑞之兆。此时,七夕的传说中已经出现了织女的影子。

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武帝为征讨西南昆明的滇国,训练水军,在长安斗门沣河东岸开凿昆明池,并在池畔东西两侧分别立牛郎、织女石像,隔河相望。象征天河以及牵牛、织女的昆明池被设置到了长安城的西南方向,按照中国传统的空间观,此设置正是星空中的牵牛、织女、河津等形象在地面上的投影。《三辅黄图》卷四“池沼”条引东汉杨震《关辅古语》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同时与牛郎、织女相关的一些七夕民俗活动也开始丰富起来,《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开襟楼也叫开襟阁,是昆明池中的楼阁名,至此,七夕活动的另一个主角牛郎也出现了,东汉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张衡《西京赋》则云:“乃有昆明之灵沼,黑水玄阯,……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实物化记载。以上内容已奠定了牛女传说的坚实基础。

盛唐时期,与牛郎、织女相关的七夕民俗活动再一次在古都长安兴起了高潮,以七夕为题材的应制诗数量颇多,诗人许敬宗、杜审言、苏颋、李峤、赵彦昭、刘宪、李乂等都有留存作品。

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的《长恨歌传》中就有如下记载:“秦人风俗,是日(指七夕)张锦绣,陈饮食,树瓜果,焚香于庭,好为乞巧。”其中尤以宫廷为盛,同书中还说:“宫掖间,尤尚之。”同时,书中还详细叙述了七夕之夜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盟誓的具体情景:天宝十年(751)的七夕之夜,贵妃“独侍上”,“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其时,“上(指玄宗与杨贵妃)凭肩而立,因仰天而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起誓完毕,“执手各呜咽”。《长恨歌》传记载,“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对李杨动人爱情的描写。此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在斗门镇境内相距不到四里路程的两个地方分别修建了庙宇专门供奉石婆、石爷,民间俗称石婆庙、石爷庙。乞巧活动也很盛行,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乞巧楼》记道:“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盛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

综上所述,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并形成于古长安地区,在此过程中,牛女传说故事不但日渐丰满,而且也深深影响着人间的婚姻生活。其故事已在民间和宫廷中广泛传播。

宋代以后,关于牛郎织女故事传说的载体石婆、石爷及祭祀活动在长安地方志上一直有所记载。如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7“织女石”条引《新说》曰:“汉昆明池今为陆地,有织女石,身长丈余,土埋至膝,竖发戟手怒目,土人屋而祭之,号为石婆神庙。”长安当地对牛郎织女的祭祀活动,直到今天还在延续。

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与古长安的都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周时期的丰镐文化,体现出浓厚的“天人合一”色彩。这种观念对于同样建都古长安的秦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都咸阳的营建就体现着强烈的天象观念,牛郎、织女作为天上星象的一部分,他们的形象也成为人间爱情追求的一种象征。后来,汉武帝时昆明池的修建,牛郎、织女石刻的出现,他们的故事传说开始实物化,有了具体的承载空间,更加推动了传说的完善、丰富和普及。至隋唐时期,长安再次成为都城,随着石婆庙的建立,这一传说的传播再次进入一个高潮。由此可以看出,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发源于长安斗门的事实是无可辩驳的。

今天,当地群众还在继续讲述并充实着牛郎织女这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

    传承人

刘兴文

刘振乾

    历史渊源

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在长安斗门地区流传久远,主要以庙会,民间故事,地方戏、诗词、歌赋为主要传播途径,其影响区域辐射至周边的广大地区,主要传承人有以下人士:

张建华,男,86岁,小学文化程度,农民,曾任村主任,斗门镇镐京村人;

薛玉华,女,86岁,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农民,斗门镇北街村人;

刘兴文,男,80岁,初中文化程度,农民,曾任小学校长,斗门镇白家村3组人;

罗生发,男,74岁,小学文化程度,曾任镇干部,南沣东村一组人;

张建唐,男,72岁,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农民,曾任村干部,斗门镇南沣东村人;

史振通,男,71岁,大专文化程度,退休教师,咸阳市王到村人;

周斌辉,男,66岁,高小文化程度,农民,未央区周家河湾村人;

刘振乾,男,76岁,初中文化程度,农民,斗门镇白家村人;

罗海浪,男,63岁,初中文化程度,农民,斗门镇南沣东村人;

王富坏,男,58岁,初中文化程度,农民,细柳镇普贤寺村人;

薛涛,男,34岁,初中文化程度,农民,斗门镇南沣东村人。

刘兴文,1999年担任石婆庙管理人员,从此经常为祭祀石婆庙的香客讲述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书写整理牛郎织女故事,其作品有《关于石婆庙我所记忆的点滴》、《话说石婆庙的今昔的盛会情况》等。

刘振乾,小时候听母亲方明珍(1900年-1982年)讲述。自幼喜爱讲故事,从年轻时开始,搜集牛郎织女传说资料,写了《牛郎织女爱情史论》、《和谐社会呼唤中国情人节》、《古代诗歌对牛郎织女传说七夕民俗描述的启示》、《牛郎织女石刻史话》等论文。还收集了民间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写成了《牛郎织女故事》,约有一万五千字。每逢石婆庙会,担任义务讲解员。

罗海浪,近二十年来,经常为周边群众主持婚礼,被当地群众誉为“民间执事”。斗门各种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事,都略知一二。在主持婚礼时,经常讲述石爷、石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濒危状况

1、历史遗迹破坏严重,急需抢救保护。现存石婆庙面积很小,房屋十分简陋,石婆石爷雕像风化严重。石爷至今还没有庙宇。其依据河汉牛郎织女天象而开凿的昆明池已成为农田,使承载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空间极大萎缩。昔日轰轰烈烈的七夕民俗活动弱化或消失。

2、作为口传文学,传承人面临断档的危险,大多数传承人年龄偏大。另外,随着许多传承人的离世和日渐衰老,许多口传故事亟需整理成册。

3、当地围绕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传说所形成的民间文艺作品、艺人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极富牛郎织女故事色彩的剪纸、皮影和秦腔剧,内容愈来愈显单调。

    保护计划

保护内容

要全面系统准确地保存牛郎织女传说的内容、艺术形式以及文化表现形式,从总体而言,保护内容分为保护传承人、保护作品,保护承载该故事的文化艺术形式三方面。其中,保护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传承人是第一要务。要加强对传承人(继承人)的培养。另外,再次对牛郎织女传说进行普查,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对相关口传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对调查资料及相关实物作妥善的保存,建立牛郎织女民间传说故事及相关艺术品展览馆。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牛郎织女传说,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对于承载传说的庙会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使其更好地为传说的广泛流传起到应有的作用。向相关部门申请,使该地成为“牛郎织女之乡”,以此为平台,大力宣传该传说故事中所体现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意义。

时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07年

流传在陕西对长安的牛郎织女民间故事传说、戏剧、歌谣、诗词等相关资料进一步搜集、整理印刷成册,向社会公开发行,建立一定规模的展览馆。

印刷〈〈牛郎织女民间传说文集〉〉3000册,继续培养传人50人,建立展览馆供游人参观,做到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妇孺皆知。

2008年

召开恢复牛郎织女故事所依托的昆明池的可行性专家论证会。力争政府拨付经费,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并能将其地命名为“牛郎织女之乡”。

部分恢复昆明池建设项目,向政府正式申报可行性报告。落实对传承人的保护措施。

2009年

征集和设计生产相关牛郎织女故事传说的纪念品。部分恢复昆明池建设项目得到政府批准。

在农历七月七(七夕节),佩戴节日纪念品,开展丰富多彩的牛郎织女群众文化活动,使更多的青少年接受研习中国传统文化。

2010年

提高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天河配》秦腔剧演出水平。部分恢复昆明池项目建设启动。

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以戏剧、诗歌、故事会等形式传承传播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增强全民,尤其是青少年保护、传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

2011年

制定具体方案,打造七夕民族文化节,进一步修茸相关庙宇和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展览馆,并丰富馆藏,举办全国性的七夕节民间文化艺术展览,有效地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继续抓好昆明池后期建设工程。

成功举办全国性七夕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览和交流活动,部分恢复昆明池及汉代牛郎织女一致的保护区,使之成为我国民间优秀文化保护示范区。

保障措施

1、区乡两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领导小组,把保护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2、成立“牛郎织女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挖掘、编纂出版研究成果,尽快建立“牛郎织女”传说保护基金,资金来源由区政府支持,企业和民间捐赠。

3、完善传播载体,保护和培训传承人。

4、注册“牛郎织女”商标,对“牛郎织女”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经费预算及

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

依据说明

地方配套资金

总经费7000万元

1、编篡出版相关资料45万元;

2、民间传承人补贴,每人每年1000元,每年约需5万元;

3、恢复昆明池原貌5450万元;

4、修复完善两座庙宇1500万元。

 

保护措施:

1.建立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有关专家为指导的钟馗信仰民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以文化馆、所在乡镇、所在村领导为负责人的钟馗信仰民俗普查队,并全面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各类影像档案资料。

3.以文体广电局牵头,由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成立钟馗信仰民俗整理和研究工作小组,五年内编辑出版钟馗信仰民俗系列作品及保护、研究成果。

4.成立钟馗戏剧演出团队和钟馗艺术品生产机构,推出一批钟馗文化精品。

5.加强媒体宣传,做好普及与提高工作。

6.加强钟馗故里欢乐谷景区建设,使之良性发展。

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