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简介

“添碟子”是长安区杜曲镇寺坡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品,誉满长安城南。它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寺坡村艺人赵锡恩为改变向关帝庙奉祭美味佳肴的传统,首创“添碟子”,将其作为祭品于每年正月十三日摆放在关帝庙内,一来供关帝享用,二来供游人居士观赏。

杜曲镇位于长安县城东南,历为“城南韦杜,离天尺五”的杜氏家族世居之地,“长安八水”之一的潏河纵贯其间,这里土肥水美,交通便利,是富庶的粮食产区。同时,它又地处著名风景区樊川的中心地带,唐代此地成为豪贵名流聚居之地,杜甫、杜牧等诗人或生于此地,或居于此地,并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篇,诗圣杜甫吟诗赞叹樊川美景道:“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杜曲花光浓似酒,少陵春色苦于人”。诗人崔护几次春游到杜曲的桃溪堡,面对桃花美景和桃树下的美丽姑娘而恋恋不舍,并留下了千古名篇《题都城南庄》——“去岁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地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文物古迹比比皆是,素有“城南佛国”之誉,有著名的樊川八大寺院——兴教寺、观音寺、兴国寺、云栖寺、华严寺、禅定寺、牛头寺和法幢寺。八大寺由东南而西北,分别位于樊川左右的少陵塬和神禾塬畔,且两相对峙,面对终南山拱立,形势颇为壮观。后又在此相继修建了杜公祠、杨虎城将军陵园等名胜。

寺坡村有着悠久的艺术创作传统。清末翰林学士薛宝辰,出自寺坡村,薛宝辰的学生、清末山水画家董甫臣,也诞生于本村。西安美术学院曾坐落于寺坡村附近,期间,师生们经常到村里写生,著名画家、原西安美院院长刘文西也曾暂住于此。耳濡目染,村里许多人爱上了美术。迄今,从寺坡村走出的书画家有10人之多,而村里喜爱书画的人还有20余人,青年人中有6人到西安美术学院上过学,村里还有书画协会。每年制作“添碟子”的人员,都是书画协会会员,有着过硬的美术功底。

杜曲镇所在的古长安地区,堪称中华文明的摇篮,历史上周秦汉唐,曾为中国留下几代盛世,人文荟萃,遗风千古。这里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条件适宜,人口密集,农业很早就很发达,加上群山环抱,四塞为固,早在战国时代就有“天府”的美称。

长安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来往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起点就在附近,为北方各地进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的必经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境内路网密集,交通发达,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城市西三环、西(安)汉(中)高速公路、西(安)(安)康高速公路、西(安)户(县)公路南线、西(安)户(县)公路北线、108国道、210国道、310国道、关中环线公路、长(乐)鸣(犊)公路、半(坡)引(镇)公路、雁(塔)引(镇)公路、鱼(化寨)斗(门)公路、鸣(犊)韦(曲)斗(门)公路、西(安)(安)康铁路、西(安)户(县)铁路等穿境而过。

    历史渊源

“添碟子”又名“花碟”,是长安区杜曲镇寺坡村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起源于清朝末年当地一位名叫赵锡恩的村民对祭祀“关帝庙”时供奉祭品的艺术性加工。

一、“关帝庙”祭拜与庙会传统

据寺坡村村北“关帝庙”现址前四块碑文中的《重修关帝庙记》记载:“关帝圣君忠义参天,谟拜奉词,遍布神州,座落寺坡风水宝地的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万历三年、清嘉庆二十三年曾两次扩建修葺,历经明、清、民国,迄今约六百三十余载……为了崇扬义举,启迪后人,立碑以志”。关圣帝君,即关羽,亦称“关帝”、“武圣”。 由记载可知,明朝洪武年间,寺坡村人开始建“关帝庙”,祭拜三国历史上被视为“忠义楷模、仁勇化身”的著名人物关羽,进一步弘扬“重忠守义”的优良传统。关帝庙的建立,使“村社祭祀之典,始有凭借”(《重修关王庙记》)。

年复一年绵延不绝的关帝祭拜在当地发展、积淀,形成了固定的庙会制度:每年正月十三日举行隆重的庙会。当时的寺坡村分中心、东上、西上、南首、北坊“五坊”,每坊都有自己的“神头”。每年正月初五娘娘会上,五坊神头聚会商量,筹划庙会,如果当日不能确定下来,次日初六再聚会商讨;如果还定不下来,就要私下做工作,初八再聚会商定。神头必须在初九清早西安城门一开,就进城采购,初十烹饪、制作,十一往庙里摆放,十三供逛庙会的村民参观。

神头聚会一般由“社头”召集。社头由东上、西上、南首、北坊四坊轮流担任,每年一换,中心坊因经济较差,算半坊,不担任社头。人们规定:担任社头的那一坊,要出更高的庙会费,提供更多的供品。就点心而言,社头坊一坊就要出一二十盘,每盘一两公斤;而其它四坊所出供品只要十二盘即可。当时社规十分严格,供桌的摆放也非常讲究,庙会时,惟社头坊的供桌才能置于庙堂正中央;同时,各坊供桌位置严格限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前后左右移动的幅度不能超过一块砖厚。一旦违规,该坊神头要受到跪一炷香的惩罚。

二、“添碟子”的诞生及影响

正月十三日进献贡品,祭拜关帝。这一习俗流传至清,无甚更革。然而,光绪年间的一年,赵思才(添碟子传人,杜曲镇寺坡村人,现年88岁)的一个族中爷担任北坊神头,主办庙会。这一年到初八才商定好庙会之事,而就在这一天,赵思才的族中爷喝醉了,睡到次日中午才醒。这显然来不及置办祭祀供品。按照社规,他必须到关帝神像前跪一炷香的时间。他不想丢这个人,于是让赵思才的父亲赵锡恩想办法。赵锡恩当时专门给寺庙塑像、绘壁画,具有一定的绘画才能。他急中生智,把红、白萝卜等剁碎,摆出各种漂亮的图案,中间以黄豆、玉米等点缀,就这样凑了十二碟。没有料到,此举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大家争相观赏,把那些按传统习俗摆放的肉盘蛋碟晾到了一边。第二年,赵锡恩又有所突破,将萝卜切成柱体,四周粘满各色的杂豆,萝卜柱上摆放用面捏的小人和小动物。第三年,赵锡恩有了更大胆的创新,在萝卜柱上插上竹子,架起第二层碟子。第四年,南坊的私塾先生赵春霖,在赵锡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创造了三层碟子的供品。由于这种供品相对传统供品添加了两层碟子,故称“添碟子”。就这样,“添碟子”这一对祭祀供品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传统工艺在寺坡村诞生了。

“添碟子”灵巧不凡的构思和精美绝伦的做工极大地提高了它的艺术观赏价值,影响范围也逐年扩大,不断吸引寺坡村周边村民以及外村村民前来观赏。游人的增多,亦丰富了“庙会”的内涵,使其由原来单一的关帝祭祀活动向综合性娱乐圣会的方向发展演变。庙会的盛况,《重修关帝庙记》描述道:“每年正月十三古会,民间工艺一绝‘添碟子’亮相,书画名流,届临献宝;百家乐社,争相竞艺;千竿旌旗,纷至沓来。数万人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娱乐活动,雅俗并容……是历代城南樊川唯一的圣会”。

三、“添碟子”的发展

“添碟子”诞生后,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完善。形式上,工艺由在碟子里平摆发展为在分层相隔的盘碟中搭楼置戏。祭品由腊肉、冻肉、点心、鸡蛋、豆类、咸菜、萝卜等逐渐发展为用秸秆、面、豆、蜡、瓜子等材料着色制作的立体化祭品。造型也由平面图案发展为精美别致的花卉、戏楼、戏剧人物等复杂形态。内容上,它由人们祭祀关公时晋献的祭品发展为集绘画、雕塑、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工艺品。民国时期,“花碟”又增添了“五福择寿”、“三娘赛翠”和“唐僧取经”等内容,展现了广大群众盼望解放、追求幸福的纯洁心灵。建国以后,花碟又喜添了“鹿鹤同春”“兄妹开荒”和“王贵与李香香”等新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丰衣足食、婚姻自由的喜悦心情。2004年4月,全省首次民间美术观摩展中寺坡村村民薛全荣制作的“添碟子”荣获传统类二等奖。2005年11月,西安民族民间文化展中的“添碟子”得到了省市专家和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评价为“寺坡村独有的民间艺术”。

今天,传统民间工艺“添碟子”中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戏剧人物、鸟兽虫鱼等,布局错落有致,塑造精巧传神,色彩鲜艳、做工精细,主次分明、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传承人

详见传承谱系

传承谱系

第一代主要传承人有:

赵锡恩,男,已故,清朝光绪年间著名民间艺人;

赵文郁,男,已故,民间艺人;

赵文督,男,已故,民间艺人;

赵春霖,男,已故,私塾先生,民间艺人。

第二代传承人主要有:

赵思才,男,88岁,大专文化程度,离休干部,曾工作于安康市宁陕县文化馆;

王贵霞,女,77岁,未接受正规规学校教育,民间艺人;

付万森,男,94岁,初中文化程度,民间艺人;

赵克义,男,已故,初中文化程度,民间艺人。

第三代传承人主要有:

董步来,男,64岁,初中文化程度,雕塑家;

白有仓,男,73岁,初中文化程度,村老年协会会长,民间艺人;

陈银汉,男,60岁,初中文化程度,画师;

赵长荣,男,62岁,初中文化程度,木工;

陈 炜,男,71岁,大学文化程度,高级美术师;

薛全荣,男,已故,初中文化程度,民间艺人。

第四代传承人主要有:

董兴安,男,21岁,初中文化程度,雕塑师;

董 逸,男,37岁,初中文化程度,画师。

代表性传承人:

赵思才,男,1920年生。八岁时就跟着父亲,著名“添碟子”艺人赵锡恩学习制作“添碟子”。几十年来,不但掌握了“添碟子”制作的全套工艺,而且培养了十几位传人。他制作的“添碟子”中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戏剧人物、鸟兽虫鱼等,布局错落有致,塑造精巧传神,色彩鲜艳、做工精细,主次分明、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尤其是提蜡花工艺,能达到栩栩如生,以假乱真的地步,更是一绝,1987年,他和老伴王桂霞制作的三层楼阁曾经在陕西省农展馆展出,引起很大轰动。

    濒危状况

解放前和解放初,庙会兴盛,每年过年正月十三,全村制作“添碟子”的艺人有数十人,最多时可出碟子四十桌。后来关帝庙被杜曲粮站征用,特别是文革期间,庙会被禁止,失去展示平台。加之其主要用于祭祀,虽观赏性极强,艺术性很高,但是经济价值不高,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目前,全村能够制作的艺人只有六人,现有的传承人都已7旬左右,其中两个已经九十多岁,传承人面临断档的危险。

“添碟子”制品的主要原料为五谷杂粮,难以长期保存,传世的作品很少。薛全荣家里现有的“添碟子”样品大都残破不堪。

    保护计划

1寺坡村“添碟子”的全部工艺技术及流程

2传承人

3各种制作工具

4现有工艺品

时 间

保护措施

预期目标

2008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建立完整的档案

2009

制作专题片及文本资料

争取申报各级非遗项目

2010

举办培训班

保护培养传承人

2011

建立“添碟子”民间工艺品展览馆

使其可持续发展

2012

配合樊川旅游开发,开展民俗旅游活动。

取得经济效益

一是成立“添碟子”保护中心和研究会,建立区、街办、村三级保护网络;二是采取政府扶持资助的方法,提供原料,鼓励艺人每年坚持制作“添碟子”作品;三是举办培训班,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同时加大保护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

 

 

 

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说明

经费预算

依据

地方配套资金

 

 

 

总经费为60万元

1、搜集、整理、挖掘各种资料约需3万元;2、 民间艺人补贴每人每年2000元,年约需1万元,五年共需5万元;3、培训“添碟子”手工艺继承人约需1万元;4、建立“添碟子”工艺品展出专柜(展览馆)约需50万元。

市、区、街办、村四级多方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