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

    简介

一、户县北乡锣鼓传统深厚,历史悠久,表演队伍宏大、表演经常性,群众参与广泛。

二、户县北乡锣鼓与民间的祈年、社祭以及迎神报赛等古老习俗相伴生,至今依然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得以传承发展和展示,因而具有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三、户县北乡锣鼓在表演上质朴自然,率性自在,大气从容,大有汉唐雄风;同时其表演在细节上又丰富多彩,极其讲究,是粗犷与细腻的高度统一,野性与高雅的完美结合。

四、户县北乡锣鼓经过乡人千百年来的锤炼和积淀,其音乐结构严谨精炼,配器科学,表演精到,堪称经典。中国打击乐学会会长安志顺认为,留南村的“凤凰三点头”鼓调,加一句则多,减一句则少,环环紧扣,前呼后应,结构非常完美。“十样景”鼓调把锣鼓的音乐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十环鼓调表现十个情景,风格上又能做到高度统一,让人叹为观止。它对鼓边和鼓槌的充分利用,极大地增强了鼓这一乐器的表现力。也形成了其显著的表演特征。

五、户县北乡锣鼓鼓社众多,在长期的表演和相互交流中,形成了鲜明的共性,同时各个村社的锣鼓又有各自的艺术个性,因而北乡锣鼓在总体上具有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特征。

    历史渊源

渭河平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渭河流域发掘的陶鼓可以断定,早在四千年前,这里已经出现了鼓这一乐器。古代,鼓乐被视为华夏正音,受到历代朝廷的高度重视。周代已设专门管理鼓乐的官职,名为“鼓人”。随着渭河流域农耕文化不断发展和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形成,鼓文化也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发育。

户县北乡地处渭河流域农耕文明核心区域,自周文王迁都户县建立丰京后,成为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京畿之地,这种地缘优势使户县几千年来深受关中鼓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具有深厚的鼓文化积淀。户县北乡锣鼓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孕育和传承的。户县北乡锣鼓中的《凤凰三点头》和《十样景》到底起源于何时,尚缺史料依据,但从其音乐特点、配器和表演风格等多方面来看,具有鲜明的唐代宫廷仪仗锣鼓的特点,可以说它是在唐代宫廷礼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民间文化形式。户县北乡自明代以来,一直延续着迎祭城隍的民俗活动。五十多个村子分别形成了三个城隍社,构成了三个独特的文化圈,在一年一度的迎祭城隍活动中,每一个村子都要敲鼓为城隍送钱粮,正是在这一活动中,北乡锣鼓得以充分的发展和交融,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户县北乡锣鼓在明代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清代至民国时期得以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到充分展示和积极表现。户县北乡锣鼓从唐代的产生、形成,至明清时代的基本定型,发展至今已相对稳定;今天,它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场合。在逢年过节、欢庆丰收、送兵、祭祀、接城隍、耍社火等活动中它都是最重要的主角,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与北乡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传承人

详见传承谱系

    传承谱系

户县北乡锣鼓是综合了唐代宫廷礼乐文化和民间艺术等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锣鼓民间艺术是以村为单位传承的,各村都有一批公认的代表性艺人。根据目前掌握资料不完全统计,户县北乡锣鼓具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艺人约有80人。

留南村锣鼓传承谱系:

第一代:张锦堂(1905——1983)打头鼓

张乃斌(1910——1995)打头鼓

刘琪(1903——1978)打鼓

张吉义(1926——1988)打堂鼓

张治家(1905——1988)打梆子

张志学(1913——1996.)打锣

第二代:张志俊(1926—— )打堂鼓

刘庚月(1926——2010)打堂鼓

张文华(1934—— )打头鼓

张克均(1935—— )打头鼓

张文杰(1930—— )打夹板

张志友(1930——2008)打夹板

第三代:张树启(1940—— )打堂鼓、打小鼓

刘生寿(1944—— )打堂鼓、打小鼓

张文军(1950—— )打头鼓

张克功(1948—— )打头鼓

刘吉信(1946——2004)打夹板、敲小锣

第四代:任忠厚(1952—— )打头鼓

张孝令(1952—— )打鼓

任育生(1952—— )打鼓

张仁灿(1958—— )打堂鼓

吴麦亭(1962—— )打鼓

张益群(1962—— )打鼓

刘雨生(1956—— )打头鼓

张雨亭(1961—— )打鼓

张建党(1968—— )打夹板

刘小军(1966—— )打梆子

    濒危状况

由于历史变迁和当今强势文化的冲击,户县北乡锣鼓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活动正面临逐渐消逝的危机。1、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在转变。众多人都向“钱”看,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在村内办企业,很少参与锣鼓训练、比赛、表演活动。2、思想理念随着社会在变化。众多人重视给孩子培养的投资,大部分家庭都有大学生,毕业后大都远走高飞,村内年轻人所剩无几,严重存在后继乏人的状况。3、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改变。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传统文化精神式微,很少能吸引年青人的兴趣,也是后继乏人的重要原因。一些民间艺术也仅有部分老人掌握,传承后继乏人。近20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强,使得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村落文化不能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维护和支撑着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也正发生急剧变化,使得户县北乡锣鼓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有了较大改变,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活动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

    保护计划

资金投入情况:

由县政府组织的两年一届的鼓舞大赛,每届投入三十万元以上,至今年合计投入三百万元以上。

进行北乡锣鼓普查:五万元。

收集整理北乡锣鼓资料:五万元。

推介宣传北乡锣鼓:二十万元。

合计:三百三十万元。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户县人民政府每两年组织一届户县民间鼓舞大赛,推动了户县北乡锣鼓的传承和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户县文化局组织专人对户县北乡的重点锣鼓社进行了调研,并邀请省市专家对留南村等锣鼓队进行挖掘和专业指导,扶持了留南村、孝义坊等一批锣鼓队。

2009年,户县文化馆对户县北乡锣鼓进行了全面普查,并为各村锣鼓社建立了档案。

2009年,把留南村锣鼓纳入户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经县政府批准,把户县北乡锣鼓纳入户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2009年开始,户县人民政府把保护北乡锣鼓纳入政府工作计划。

2010年,在户县人民政府的积极申请下,中国打击乐学会授予户县“中国鼓舞之乡”称号。

    保护内容:

静态保护

1、进一步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和文献调查工作,彻底摸清户县北乡锣鼓的史渊源和历史演变过程,把调查所得资料整理归档。

2、对户县北乡锣鼓各种鼓歌、曲谱和相关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

3、对户县北乡每个村社的锣鼓表演进行完整细致的影像记录,并做好建档保存工作。

4、对有关户县北乡锣鼓的各种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进行调查和整理。

5、编辑出版全面反映户县北乡锣鼓的图文书籍。

6、开展户县北乡锣鼓的研究工作,邀请有关专家召开学术研讨会,推进户县北乡锣鼓的音乐研究和民俗学术研究。编辑出版论文专集。

动态保护

1、确认一批户县北乡锣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对其进行资金资助,支持他们开展传习活动。

2、加强北乡各村锣鼓社的组织建设,确保每个锣鼓社有鼓头,有骨干,有凝聚力,保证年节期间各村锣鼓表演活动的正常开展。

3、确立一批重点锣鼓社,对其进行资金扶持,支持其购置乐器、道具和服装,确保锣鼓表演活动正常开展。

4、划拨财政专款,开展传统乐器、道具、服装征集工作,建立户县北乡鼓文化博物馆。

5、继续办好两年一届的户县民间鼓舞大赛。

6、编辑出版针对中小学生的《锣鼓音乐》教材,把锣鼓音乐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支持少年儿童在年节放假期间学习锣鼓,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民间艺术,接受乡土文化熏陶。

十年保护目标:

完成全面反映户县北乡锣鼓历史渊源、民俗特点以及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的文字资料及影像资料的编辑整理工作。完成锣鼓社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建档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保护机制,确保户县北乡锣鼓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前提下传承有序,确保各村锣鼓社有组织,有资金,有号召力,定期开展传承和表演活动。